-01-
对于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人来说,那时的乡村文化生活是比较贫乏的,没有电视,能看场露天电影在农村来说已是一次精神大餐的享受,是最奢华的乡村文化生活。
大家看电影的狂热如同沙漠中见到绿洲,久旱逢甘霖,足以让人欣喜若狂。
-02-
记得小时候放映露天电影,一年中也没有几次。放映是以公社(相当于现在的乡镇)为单位,按照顺序,在各村巡回放映。
放映前两天,同学中有村干部的孩子,信息知道的多,早就在学校散播放映队的消息,已经在哪个村庄放了,哪天到我们村子,孩子们欢呼雀跃着,在期待中度过这美好的几天,急切的盼望着放映队的到来。
终于等来了放映队,他们把放映的设备用“地排车”拉来,暂放在村干部家里。
晚上要演电影,快到放学的时候,孩子们一个个都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着急着赶回家去。
老师也特别理解孩子们的心情,离放学时间还早,有的同学就已经准备好了架势,把一只脚放在书桌外面,等着老师一声令下。
“今天晚上演电影,老师就不再布置作业了,早点下课。”话音没落,孩子们抓起书包就朝教室门口冲了出去。
庄户人家也早早地从地里回来了,生起了火,冒起了炊烟,开始做饭。
有的孩子,怕吃完晚饭,占不到好位置,就先从家里搬个凳子放在银幕前,选好位置,有的图省事,就顺手搬块石头或砖头放在那里。
等到家里人做好了晚饭,站在胡同口,冲着大街中间放电影的方向大声喊着自家孩子的小名,“臭蛋,赶快回家吃饭”,听到喊声,孩子就赶紧跑回家去,胡乱吃几口了事。
有的孩子等不及吃做好的饭,回家就把馒头掰成几块,浇上白开水,倒上酱油和醋,再滴上几滴香油,随着油花在碗里慢慢的散开,散发出诱人的香味,一碗香喷喷的“泡馍馍花”就做好了,狼吞虎咽的吞下去,抱着板凳,约上小朋友,去电影屏幕前早早等着。
03
电影还没开演,银幕前就坐满了黑压压的人群,来的稍微晚些的,呼着孩子,叫着爹娘,扒拉开密密麻麻的人群,拿手电筒在人群中寻找自己的家人,坐到早已占好的座位上。
这时候你再听,呼唤声、打闹声、说话声、尖叫声、口哨声,惹得村里的狗也吠个不停,各种声音夹杂在一起此起彼伏,人声鼎沸,真像是炸开了锅。
年龄稍大的老人,动作迟缓,也不愿意在人群中挤来挤去,就顺势坐在电影银幕的背面,人少,乐的自在。
还有来的更晚的年轻人,胆子稍大点的,骑在农户家的院墙上,站在柴草垛的顶上,甚至爬上路边大树,蹲在枝杈上,寻个视野开阔的地儿,就不用老在后面看别人的后脑勺了。
04
电影放映员从村干部家吃完晚饭,脸上红扑扑的泛着红光,期待已久的电影开始进入放映程序。
开始发电,电机一响,放映员对着银幕调试放映机的方位与高度,一束白光照到银幕上,这时候人群中更加热闹起来,有人把头使劲向上挺,有的把手臂使劲挥舞着,有的站起来使劲往上跳着,做各种造型,遮挡着光束,让银幕上出现自己的身影,激动着、兴奋着,乱作一团。
电影音乐一响起,片名出现,人群这才渐渐的安静下来。
记得那时候播放的电影有反映农村提倡新道德、新风尚的《喜盈门》,有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故事《咱们的牛百岁》,有宣扬正义题材的戏曲《卷席筒》,有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墙头记》,也有武打片《少林寺》《武当》,还有战争题材《狼牙山五壮士》《鸡毛信》《地道战》《小兵张嘎》等等。
如果是演打日本鬼子的电影一定是鬼子很愚蠢,八路军机智勇敢,最后鬼子都被打死了,才觉得故事过瘾。
那时候看电影,只要演员一亮相,绝对就能知道那个是好人,那个是坏人,哪像现在的谍战片,好人坏人都潜伏的很深,电视剧不演到几十集,根本就分辨不出。
等到电影放到一半倒片子的空档,人群中又开始骚乱了起来,有的跟邻座的讨论讨论剧情,对演员进行评论评论,有的赶紧去厕所方便一下,着急赶回来,生怕错过半个镜头。
等到银幕上出现了一个大大的“完”字,人们这才恋恋不舍的散去,背着困的实在睁不开眼睛的孩子,夹着板凳回家了,留下一地的砖头与石头。
村民在忙碌了一天,享用了一道精神大餐后,各自回家,这个时候村子里才算安静了下来,狗也不叫了,村庄被夜色笼罩着,进入了宁静。
05
乡村的露天电影,曾经带给我们无数的欢乐和期待,留给我们无限美好回忆。
现在,坐在装修豪华的影院,阶梯座位软软的,没有人能挡住视线,累了能直接倚在靠背上。更为方便的是想看那部电影,从互联网上一搜索,随时随地就能够观赏。
虽然方便至极,但是远不及那个时代的露天电影带给人们的精神的快乐和满足,人与人之间没有隔阂,大家都享受着简单、幸福、粗犷、淳朴的乡村的和谐。
乡村的露天电影,让我难以忘却。更难忘的是那个生我养我的小乡村,养育了我的生命,赋予了我自信、坚强、乐观的精神,教会了我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积极进取,让我能够在远离故土的他乡,为生命充满阳光而拼搏奋斗。
那一丝屡屡的乡情,萦绕在心头,让我倍感温暖与力量!
(作者简介:春风拂面,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的创作者。热爱文字、阅读,热爱热爱生活。微信公众号:得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