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如如译者所说的,“任何读这本书而不大笑出声的人,心理一定有毛病。“ 一扫传统印象中”认真、严谨、不苟言笑”的教授形象,费曼笔下的自己爱虚荣、爱吹牛、喜欢卖弄小聪明。但他又十分的坦诚,讲求实践,追求真理,发自内心地热爱物理。
他参加曼哈顿计划、研发过原子弹,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而他又特立独行,热爱自由。他可能是历史上唯一参加专业巴西桑巴鼓演奏、在酒吧厕所内与醉鬼大打出手的科学家。
各种新奇古怪的东西,费曼都会去尝试,例如把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锁全开一遍, 他还尝试过生物、绘画、跳舞、打鼓、开锁等,跟着生物专业上课写论文做实验来,也不比生物本专业的差,业余画手的他还能开个人画展,打鼓还能在巴西获得嘉年华最佳乐队,一不小心开锁开出了名气,甚至调皮地搞出原子弹机密泄露的乌龙案来。
费曼教授的自传充满乐趣,丰富多彩,诙谐中见睿智,睿智中见真实。光从有趣和增长见识角度,这本书就很值得一看。同时,还可以细细的读出他与众不同的原因。
看过《别闹了,费曼先生》不难发现,费曼的经历中,有几个关键词始终贯穿其一生:兴趣、乐趣、科学品德。费曼一直在做的,无非就是顺从自己的兴趣,从任何事物中寻求、获得乐趣。可以说,费曼一生都在“玩”物理,虽然坚持这种充满乐趣的“玩”不是一件易事,但是如果暂停了“玩”,费曼也就失去了动力和灵感。另外,好奇心的保持、乐于思考的习惯、率真的态度也是费曼之所以成为费曼的原因。
费曼自己也说他之所以能得诺贝尔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玩的扔碟子的游戏,他玩,同时却在计算盘子转动所涉及的一系列物理问题。而对于常人来说,谁会在开心和欢呼之后,还坐下来结合“量子动力学”思考飞碟的轨迹规律呢......
除了“玩、学习、思考”,追本溯源,还有费曼的父亲对他的影响也是深远而且深刻的,虽然书中只在几处提到父亲的影响,然而,我们可以探出,他的性格、形象化思维习惯都是年少时父亲潜移默化的结果。
虽然费曼先生父母都是犹太人,但是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却没有狭隘偏执的宗教观念。并且从小,就创设各种环境,提供多种材料与工具,以引起费曼积极探索科学,主动钻研的兴趣。很小的时候,费曼的爸爸就买了一套浴室用的白色和蓝色瓷砖。他用各种方法来摆放它们,教理查德认识形状和简单的算术原理;并带他去博物馆,并且给他读《不列颠百科全书》,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耐心地解释。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件,其实已经在费曼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热爱科学的种子,并且积累了大量宝贵的早期科学经验,相信这些对于费曼先生之后在学术道路上的发展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吧。因为家庭教育氛围的民主、宽容、轻松,所以后来费曼回忆起来,也是愉快地说道:“没有压力,只有可爱的、有趣的讨论。”
除了愉快的氛围,不断探索的习惯,关于学习,其中费曼教授的巴西之行,也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在巴西里约大学,费曼做了一年的客座教授。在那里,他发现了两个奇怪的现象:一是学生们从不提问。二是面对同一个问题,有时学生马上答得出,有时却又一片茫然,完全不知所云。
渐渐地费曼发现,巴西的学生上课时唯一要做的就是坐在那里,把教授讲的每个字记下来,当教授重复那句话时,他们逐字检查,确保没有写错。有次下课时,费曼问一个学生:“你抄了那么多笔记———接下来会怎样处理它们?”“噢,我要好好地读,”学生回答,“然后考试。”“怎么考试?”“很容易的。我可以告诉你一道考题:在何种情形下两个物体是相等的?答:如果相同力矩造成同等的加速度,那么两物体是相等的。”费曼只能摇头,他们有办法通过考试,但除了背下来的东西外,他们什么也不会。
从幼童到学生,再到科学家,费曼感受到的是科学的乐趣和魅力,追逐和发现更多的科学之美和科学之趣是他的一生乐趣所在。
同样是从幼童到学生,再到毕业踏入社会,普通的人,想必大部分体会到的更多的是学业的繁重和理论的枯燥吧。
书读完,我想我知道费曼为何能成其为费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