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一次痛苦的“认知升级”
从2013年走进大学校园开始,我听无数人在无数场合提到过“认知”二字。我也在许多感悟和心得里一遍又一遍地强调“认知”,看上去似乎很明白。
或许一个概念被用起来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只要照猫画虎,用对了主谓宾,放对了地方,都是可行的。所以我极少去思考为什么要把这个词语放在这里,它到底表示什么含义?
从周五开始,与自己做了三天思想斗争。似乎是个分水岭,在此之前,觉得写晨间日记这件事情万分正确;在此之后,觉得写是必要的,但写什么,怎么写才是真正该思考的。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就叫“认知升级”。
002 到底什么是认知?
认知就是认识加感知,是个体认识客观世界的信息加工活动。简单来讲,就是我们自身对每一个人,每一件事以及由人和事组成的每一个环境系统的感觉。
认知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行动。每个人心里都有无数个“我觉得……”,有时会表达出来,有时则会压在心底,但更多时候,这个“我觉得……”会隐藏在行为背后,连自己都意识不到。
周五开组会,我第一次见到导师。我们在讨论留守儿童行为问题,但讨论半天一直没有进展,因为从我们的访谈结果看,留守儿童本身很有可能是没有问题的。
还是导师的话点醒了我们,她说:“在你们的假设里,留守儿童就一定会出现一些问题,所以即使没有,你们也要想办法找出来一些是吗?”(当然不是原话)
是的,我们的假设就是原本压在脑子里没有表现出来的认知,它直接决定了我们的思考路径。
认知就是这么奇妙,从出生开始,认知就被不断塑造,然后升级,可能被重构,也可能停留在某个阶段不再发展。我们的行为会在这认知结构下延伸,所以很多时候大家会觉得自己做的事情都是合理的。因为在自己的世界里,一切都是合理的。
003 认知要跟得上社会发展
周五早上听了这样一场分享,讲互联网时代的认知与学习,是以教育者的视角讲的。有一处观点我深有同感:信息时代的客体主体化。
传统教育里,人是要记知识的,我还记得小学有一篇课文,讲著名科学家童弟周勤奋学习的故事。那时候每当我因为学习沮丧时,妈妈总会拿童弟周的一句名言教育我说:“我并不比别人笨,别人能做到的事,我经过努力也一定能做到。”这句名言在当时帮了我大忙,所以我能一路走来,上大学,读研究生,学习上总是不甘落后。
但是现在的教育,如果再这样说,就真的是打鸡汤了。因为智能设备的出现,我们不需要再记忆很多东西,掌握方法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个方法是机器预定的方法,所以机器在很大程度上塑造着我们的认知。
教育的困局就在这里,机制的更新速度远跟不上知识的更新速度。百年前是这样,现在依然是这样。
所以认知的提升,靠不得学校,还是要靠自己。
后记:讲给自己的道理,希望不是思维的固化,也不一定要说明什么。脑子还是越用越灵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