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年人是没有消费能力的,不管有钱没钱的老人,因为人年龄大了,危机感非常大,并且欲望不大,所以不夸张的说,很多老人完全处于财富自由状态,他们对于衣食住行几乎没有过多的期望,对于为了前景而付费更是不可能,特别是所谓的养老产业,为啥一直发展不起来,就是这个原因。
一旦进入老龄化社会,消费市场肯定会进一步萎缩,内需消费还得靠年轻人。
2.孩子不是白纸,可以任由我们去涂抹和塑造,而是一粒种子,生来就拥有内在自我成长的动力、能力和秩序,具备了成就最好自己的倾向性。父母和老师要对孩子这份内在的生命力给予充分的尊重和信任,生命最终都是自我完成的。我们需要做的,只是尽可能给孩子创造一个适宜生长的环境就够了。
3.不是因为孩子做好了我们才相信他们,而是我们的信任让他们做的更好。很多父母总认为要信任孩子,前提是孩子做到了,才值得信任。持有这种观念的父母潜意识中藏着一个“坏”的自己,意识层面又要做个好人,于是就把这份恐惧投射给孩子。不相信孩子,本质上是不相信自己。
4.读史为什么能提升孩子的抗挫折能力?不仅因为可以鉴往知来,还因为因为读史让孩子有机会接触到比自己短暂人生更为广阔和恒久的事物,从而把自己的生命放在更大的维度和空间上去思考、去生活,以更大格局去书写自己的人生。有了这份对历史永恒和无限的洞察,遇事会更平静、更释然、更旷达。
5.凭兴趣学习,就是自下而上摸索出自己特有的新的框架,这样可以更好的捕捉新的趋势,最终可以轻松碾压那些自上而下的的僵化的老的框架。
6.有些人有个错觉,就是老觉得全世界都在为难自己。有这种错觉属于投射,常常是小时候过得比较苦,或小时候不被父母待见导致的。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也就是说,天地看待万物是一样的,不对谁特别好,也不对谁特别坏,一切顺其自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