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的语言鼓舞人,可以给人以积极的力量;负面的语言打击人,甚至是具有毁灭性的。
这是发生在今早的事情,孩子起床晚了,外婆敲门进来,本意是叫孩子早早起床。
但外婆是这样说的:“快点起床,看看楼下那么多小朋友都在外面活动,都很苗条,你看看你这么胖还在睡”。
我在一旁听着,觉得好像有点不合适,但没说什么。
这时候孩子已经坐起来,不说话,我以为她还在没睡醒的状态,只顾着催着说:“快点吧,还有40分钟洗漱,吃早饭,你好去上课”。
闺女发声了:“妈妈,外婆为什么那么说我,说着眼泪下来了。”
跟我刚才猜测的一样,母亲的话,可能表达上不太合适了。
我也没太多想,出去就跟妈妈说了,妈,可能语言表达不合适,你外孙哭啦。
因为是自己的母亲,我也直截了当,母亲听了,她的第一反应是跟外孙道个歉,表达的不对。但在这个过程中,外婆也委屈的流泪了。
老妈还委屈的说,“这孩子惯的,说句话还犯啥错了,再这样我就不呆了”
我一见状,慌了脚,这可咋办?
进屋子跟女儿沟通半天,希望他能不要计较这一点点,外婆没有别的意思,可能是表达上不对,女儿只是流着泪委屈的说,外婆经常这样说。
我回想了孩子说的也是对的,是沟通方式与接收方式不同形成了的差异的认知。
外婆觉得,自己这句话像是半开玩笑,也无其他含义;而孩子觉得用这样“别人瘦而我胖比较”的方式,让自己的自尊受到了很大的打击。
一时半会,我跟外婆的沟通也无法进行,老太太认为自己没说错。
进屋我又跟女儿说:“你出去跟外婆说下,没事了,外婆!”但她又出不出来。
母亲因为沟通习惯的问题,经常性无意间出现类似的语言,我们在对老人没有影响的情况下会及时提醒。但仍然无法保证老人的某句话直接面对孩子时,孩子本人因为承受能力的问题觉得这是无法接受的情况。
我和先生是能够理解孩子的感受,虽然小,但是她的感受是真实的。从而也体会到一句话不同的表达方式会完全产生不同的效果。
比如,我建议妈妈可以这样说:“快点起床吧,时间浪费了很可惜,下楼锻炼咱们还能减肥”。最终想传达的目的都是一个,希望早点起来,去锻炼。
但这洋一句话可能对于长期形成固有沟通模式的母亲来说,确实有难度,她可能不会立马反应这么敏捷,用比较柔和的方式去表达,导致她不知所措,自责中也带些情绪了。
说起这事,记得去年在爷爷奶奶家,爷爷奶奶是非常非常疼爱她的。女儿的性格比较粗线条,比较大方,不拘小节,比如东西不知道多贵重说送人就送人,爷爷有几次在沟通中传递对孙女的类似行为形容就用了这样的词语:“我大琳琳啊,就是没心”。就这么一句,我在旁边也听到过,能看出爷爷是出于疼爱中的表达,其实是个褒义词,描述她孙女开朗、大方的一面。孩子当时也没表现出什么。
过了很久后,不知什么事情,就想到了这句“爷爷总说我没心”。
我在旁边也急忙解释,奶奶也知道这样的场景,一起解释,爷爷不是贬义的批评我们“没心”,而是个褒义词,也许孩子无法理解到这个层面,她还是单线思维,通过字面意思去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字面意思就是“没长心”,从她理解的角度,她就受到了伤害。
爷爷知道了此事,非常理解的说到:“我孩子长大啦,有自尊心啦,看来我们说话真要注意了”。
通过以上种种表象,我们非常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是一种在不同文化修养环境下对语言表达的认知。不同的立场,决定了复杂的认知感受,也决定了每个人如何理解每句话背后的含义。
希望做家长的,与孩子的沟通中注意表达方式,言语的运用。她们在感知上,与大人具有平等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