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大同城区,不过一小时车程,就到了应县。在路口转个弯,视野豁然开朗,远方的天际线上,一座参天木塔巍然耸立,傲视周遭低矮的民居。毋需确认,我们就知道,旅途中最大的快乐就这么到来了。
木塔
应县木塔不仅是现存最高的木构建筑,也是古建爱好者们心目中的圣地。去年「人文清华」直播王南老师登塔解说,看得让人心潮澎湃,没想到过了几个月,就能够亲眼目睹千年巨构的盛况。在前往应县的路上时,很能够体会九十年前,梁思成先生来此考察,即将要看到木塔时的心境了。
梁先生在看到这座木塔后,惊喜万分,在写给林徽因的信中他说道:“好到令人叫绝,喘不出一口气来半天。”但就是这座让他「几体投地的倾倒」的宏伟木塔,却差一点点与他失之交臂。
在那个国家与学术同时遭受轻视的年代,营造学社的学人们正抓紧时间在中华大地上寻觅与测绘古代建筑遗存。应县木塔虽然鼎鼎大名,但因为路途遥远,而又有太多盛名之下历代翻修的先例,所以是否需要前往,大家仍犹疑万分。
梁先生后来想了一个绝妙的主意,他写了一封信,收件人为「应县最高等的照相馆」,并随信附上一枚银元,请照相馆帮忙照一张木塔的照片。收到照片后,梁思成先生立即决定前往应县,他要亲自看一看这木构建筑奇迹,于是就有了上面的盛赞之词。
除了和我们一样惊叹木塔之美外,梁先生还对它做了精细的测绘,并撰写了一份报告:《山西应县佛宫寺辽释迦木塔》。题目中点明了这座木塔的正式名称,虽然今天我们都叫它「应县木塔」,但它的本名其实应该是「佛宫寺释迦塔」。塔身第三层外檐南挂着一面金代的牌匾,上书正是「释迦塔」三个大字。
木塔最顶层还有一面「峻极神工」匾额,是明成祖朱棣所题。永乐二十一年,朱棣挥师宣化,迎击南侵的鞑靼、瓦剌部。回师时驻跸应州,在此写下了「峻极神工」四个字,既是对木塔鬼斧神工的赞扬,也有对自己文治武功的骄傲。
在第四层,还有一面匾额,上书「天下奇观」。这四个大字则是由朱棣的后人,明武宗朱厚照题写。这位有点玩世不恭的皇帝,给明史留下了不一样的色彩。正德十二年,鞑靼小王子南侵应州,朱厚照领兵解围。为了纪念这件事,第二年朱厚照又来到了应州,登塔宴赏功臣,并留下了这幅牌匾。
在木塔下,朱厚照一定看到了成祖皇帝留下的笔墨,此时他心中是否也很为自己能够效法先祖、御驾亲征而感到自豪呢?置匾于先祖手书之下,是谦卑地致敬,也是开心地自明吧。
除了塔身匾额外,塔下亦有玄机,在塔的基座上还有一面八卦石。为何佛教建筑中会有道教的图案呢?这或许与中国诸宗教兼容并蓄的传统有关,也或许是与木塔的八角外形相呼应。
另一处呼应在塔内一层,大佛的顶部倒扣着一座斗八藻井,藻井中间也有太极的图案。
还可以看到一楼的内外层都使用了厚厚的泥墙,这些泥墙不仅是精美的壁画的载体,也可以帮助木结构承受来自上面的千钧之力。
应县木塔的北面无林木遮挡,我们能够更加清楚地看到它的外檐。不同的斗拱精巧结合、变化多端,如同一首交响乐在塔身上奏起。
木塔主体为纯木结构,共计3000余吨重。它经历过千年风霜、战火炮击、地震破坏等灾难仍然屹立不倒,秘诀就在于这些华美又实用的木构件之间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了稳定耐久的「筒中筒」结构。
木塔外面看起来是五层,实际上在每层之间,内部还另有四个暗层。暗层使用很多三角形的「斜戗」结构,将内柱和外柱形成的两层套筒结构紧紧地箍在了一起,从而使得结构上相互支撑,更加稳固。(如上图示,图摘自「人文清华」由梁鉴摄。)
而遇到强大的外力时,构件之间又能够通过微小位移产生阻尼,将应力散去。因此无论是炮火还是地震,都不能动摇木塔的根基。
但如果仔细观察木塔外檐,仍然能够发现它内部病弱的一个征兆。在二层的东侧窗户上,可以看到有斜钉的木条和加固用的铁箍,这又是为何?难道木塔本身的结构上并非完美,因此在岁月的冲击下已显老态?
答案是也不是,木塔发生倾斜是事实,责任却不在于千年前建造的匠人们,而在于民国时当地的乡绅。今天我们看到的木塔浑身玲珑剔透,八面都是门窗,但在建造之初,只有东南西北四面开门,其他的地方都是泥墙。
从这张立面渲染图上,我们可以看到木塔被改造之前的样子,今天格子窗门的位置都是严实的泥墙。这很让人感到疑惑,因为中国古建讲的是「墙倒屋不塌」,木结构才是承力的主体,墙似乎功能并不强大。
但应县木塔泥墙的秘密并非承重这么简单,实际上泥墙里面也都是斜撑结构,这才是真正使得木塔坚固牢靠的重要构件。然而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当地乡绅们为了木塔外观更好看,人为地扒掉了泥墙,去掉了斜撑,从而使得木塔的筋骨受损,结构也发生变化。
第一层因为仍然保留了泥墙,所以影响较小。上面几层中,第二层受力最重,所以变形也最大,部分柱子已经发生了明显的位移,让人无比心痛。(如上图示,图摘自「人文清华」。)
一层外檐西边的一根立柱已经脱离了柱础,不知道是否与塔身倾斜有关。
为了缓解木塔倾斜的趋势,人们在塔内加了一些三角支撑(图中为建国后修缮时加的斜撑,图摘自「人文清华」)。但这只是缓兵之计,无法解决根本问题。木塔的体量巨大,结构复杂,如何能够在不造成二次破坏的情况下开展修缮工作,仍然是摆在建筑学家面前的一道大难题。
离开木塔时,忍不住又驻足多看了它几眼。希望下次再见的时候,它的病痛能够消解。
净土寺
拜访木塔后,本想离开应县转战下程。吃饭时偶然发现附近还有一座国保,名为净土寺。本着「来都来了」的原则前往一探,果然捡到了大漏。
这座不大的古寺中,有一座金代歇山顶大殿,梁思成先生在画历代木构殿堂演变图时,就选它作为歇山殿演变的代表建筑。
或许梁先生当年也和我们一样,还沉浸在木塔带来的震撼中,偶然抬眼,又发现了这座金代古物。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的双份快乐,相距不过几百米。
净土寺大殿体量很小,不过三开间,除了古朴的屋顶外,似乎貌不惊人。殿前还陈列着寺中出土的两截石经幢,颇有古意。
听寺中僧人说,净土寺本是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家庙,金代时重建。李嗣源是后唐太祖李克用养子,也是后唐第二任皇帝,他本为应州金城人,在此建造寺庙,大概也有富贵归故乡之意吧。
走近大殿,可以发现它周身精彩的细节。窗棂图案繁复变化,拱眼壁内有各种龙形彩画,连斗拱上都曾施过重彩。
大殿斗拱虽不如大同几座庑殿顶宏大,却也有辽金气度。檐角顶端站立的不是后世常见的骑凤仙人,而是一位器宇轩昂的琉璃武士。
大殿内部使用了减柱造手法,使得殿堂内空间开阔,堪称一绝。
另一处精彩看点当属殿中华美的藻井了。小小的殿堂内共有九处藻井,无比绚烂夺目。尤其是斗八藻井和天宫楼阁,堪称小木作的典范。
天宫楼阁据说是神佛的居所,净土寺的天宫楼阁上有着复杂精巧的斗拱,与《营造法式》中的记载相符,相当于是当时建筑的微观模型。(图源@遗产君)
斗八藻井中双龙戏珠。(图源@遗产君)
梁思成先生在考察应县时,说应县有三宝,除了木塔和净土寺,还有一宝则是殿前的一对披发狮子。可惜它们在特殊的历史年代被砸,埋在了殿外。近年挖出来后放在了大殿西北角,已经残损得很厉害了,面目模糊,唯有披发尚存。
老城旧街
寻访净土寺时,需要穿过一条荒凉的街道。这条小街大概曾经也辉煌过,但今天已然颓废,衰草枯杨,满是时光的尘埃。或许与木塔和净土寺比,这些破败的建筑显得渺小平常。但在晴朗的午后,看到这些落魄的屋子,好像一瞬间回到了飞尘漫天的八十年代,也是旅行中别样的相逢。
这儿早些年应该有一溜热闹的商店吧,左边是一家磨坊,窗板上写着「出售小黄米」,右边是理发店,开业大吉的字应该也有二三十年了。门口摆放着一套废旧的沙发,当年也是很撑门面的大件,不知道什么时候从厅堂流落到了路边。
经过整修的屋子,还在使用,应该是仓库,屋顶上的标语表明这儿原先或许是家街道工厂。
净土寺对面有一栋衰败的老房子,以前应该也是一处讲究的宅院吧,现在已经外墙半塌,露出了木架构,甚至能看到阑额柱枋。倒是很适合作为剖析民居木构的现成案例,就是不知道接下来它的命运是修缮还是推倒。
在应县驻留的时间不长,只有大半天,然后匆匆赶路,想在天黑之前赶到浑源永安寺。下次再来,期待时间宽裕一点,能够继续探索老城慢节奏的生活与惊喜。
致谢:编辑团 老宋、十八年蝉;部分照片由@遗产君 拍摄,部分照片摘自「人文清华」;版权所有,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