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写了一篇文章《有一句话,怎么都说不出口》,写我内心的各种纠结。
我是孩子妈妈,作为妈妈,我最希望的当然是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
所以我对女儿的要求向来比较宽松,我在文中有提及高三女儿的作息时间:早上6:40起床,晚上10:30睡觉。
有朋友留言说这个作息时间比小学生还要轻松,确实如此,女儿小学的时候,早上确实起得比这个时间还要早。
看着孩子这样的作息,我内心能不焦急吗?
还是因为我是孩子妈妈,所以其实我内心比任何人都要焦虑。
我曾经跟女儿分析过她的作息时间,一天下来,女儿至少比她的同班同学少上4个小时。
每天少4个小时,每周就少了28个小时,比一天还要多上4个小时。一年按365天算,每年就比别的同学少了1460个小时。
这1460个小时再折算回天数,就是每年比别人少了60天还要多一些。而且这60多天别的同学是全用来学习,不包括吃喝拉撒休息时间在内的。
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个概念,一年比别人少学习60天,作为妈妈,我如何能够不焦虑?
所以我的上一篇文章里,满满的都是我的焦躁。
我既希望她能够多休息、身体健康,又希望她不耽误学习。鱼与熊掌,我都想兼得。
是不是很贪心的想法?可又有哪一个作为家长的不是这样贪心的呢?
文章写完后,我发现自己内心的焦躁并没有得到解决,反而有越演越烈的趋势,并且多多少少影响到了女儿的情绪。
我知道自己必须做一个反思了,这两天我在反观自己的内心,我最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很明确,我第一想要的肯定是她的身体健康,无论如何,身体健康必须是排在第一位的。
我问自己,女儿现在的身体状况能够像别的同学那样拼命吗?
说实话,绝无可能。
所以,我想,我应该放下,把希望好成绩的包袱放下,用更轻松的态度面对女儿,面对她的高考。
无论女儿考出什么样的成绩我都能接受。
无论女儿考出什么样的成绩我都能接受。
无论女儿考出什么样的成绩我都能接受。
把这句话写上三遍,也把它印到我的心上,我尽力保证自己不会再为了女儿的成绩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