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兼读书说明:这是养伤期间第二本看了之后写了读书笔记的书(第一本是《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对语言进行了整理,但是时间什么的都没有变化。两本书其实都不是我喜欢的类型,算得上畅销书,但是是不是会成为经典,还需要时间验证。虽然两本书都不是我喜欢的类型,但是为什么我读了还写了不少笔记呢?第一,开卷有益,事实证明确实有益,虽然当时觉得不怎么样,但是用心读过,特别是用心思考后,对我后来还是非常有益,比如拖延症得以很大程度上的改变。第二,当时真的是闲的无聊,自己惰性又强,就加入了一个网上读书会,这是当时的读书任务,我把这当作了一个锻炼自己逼迫自己改变的机会。
从看这些书到现在已经时隔近两年,现在再来整理当时的读书笔记,居然有一种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己惘然的感觉,尽管我不觉得这两本书有什么特别出彩的地方,但是,奇妙的是它们让我感受到了开卷有益的魅力所在。两年的时光看似平静无波,但是我的生活发生了很多变化,而那些看似不怎么规范的读书笔记却影响了我后来的生活,真可谓润物细无声。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如果没有那次读书活动就没有后来的一些改变,也没有来到这里的决心。所以,不论文字怎么样,我也以这为我进入简书的开端。
最近有一段空闲,天天无所事事,想看的书看不进去,吃了睡,睡了吃,断断续续也写一点东西。刚开始很喜欢这种闲适,毕竟不可多得,只是时间长了就开始受不了。因为不能外出,就努力不去想秋高气爽正是秋游的季节,也因为不能外出,爱吃的美食也只是在想像中一次又一次回忆。所以,我总得找点事情填补空虚,开卷总有益,为了阻止我漫无目标且毫无斗志,开始随机刷可以激起我的斗志又不烧脑的电子
书,无意间就刷到了《稀缺》这本书,于是就看了下来。
《稀缺》里说贫穷和忙碌并不是简单地因为缺少金钱和时间,而是一种心态和能力的匮乏,本书将稀缺稀缺界定为一个心理问题而不是资源问题。一直以来,对于我来说,时间总是不够用,就如上所说,因此,作为一个拖延症严重的人来说深有同感,当时也就因为看到简介里这句话,选择了读这本书。
今天早上起床后就准备好好看这本书,甚至准备边看边在电脑上做笔记,但是,说实话,阅读过程并不顺利。从第一页开始看起,做了那个测试题,想检验一下自己的理解能力以及以前所学心理学知识能不能帮到自己,结果找不到答案。关注公众号,咨询却又要注册什么的,我比较怕麻烦,果断放弃。然后用心从引言开始读,读完不知所云,看到一个耳熟能详的马太效应,看到说马太效应就是稀缺,我的大脑真心糊涂了。于是硬着头皮看完了引言,然后看第一章,终于看到我能看懂的语言了。关于稀缺的专注红利和管窥,好吧,从这里开始我才真正对这本书有点兴趣,也许因为我喜欢叙事型文体的缘故吧!
第一天写体会就写到这里了,实在不象一篇正儿八经的读书心得,但是,又有谁说不能这样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