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期的逻辑思维,都在讲品牌营销。今天罗胖源引华杉老师的课程内容,讲了品牌之战的两个关键点,一个是符号私有化之战,一个是信号强化之战,看后很有启发。
符号私有化,是指占有一个符号,将符号与个人或公司在大众的印象和概念里画等号。比如外圆内方的铜钱符号,今天代表财富,已经是一种共识。为了将一个符号私有化,如果这个符号大家都在用,那有两条路,要么用的要更正宗,比如得到的猫头鹰logo,是取自古希腊的钱币,即使很多品牌也在用猫头鹰,但这个猫头鹰一看就不一样,属于“更正宗”的猫头鹰。要么就换个方法用,还是拿得到做比方,它的口号是“知识就在得到”就是培根那句“知识就是力量”换个方法的试用。
信号强度之战,就是让符号具有令人过目不忘的特性。容易记,容易传播。举了个楼盘名称的例子,西郊庄园和兰乔圣菲,哪个品牌的强度大,当然是前者,因为后者要费很多口舌去解释它到底是什么,怎么写。从强度的角度看,符号好不好看是次要的了,信号强度足够大,它就具备穿越人群、穿越历史的能力,品牌的目的也就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