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至死》:什么割裂了我们的思维
文/新铁
我们今天已经处在波兹曼描述的世界里,处在一个信息和行动比严重失调的时代,在空前便利的电子传媒时代,我们比任何时候都聪明,也比任何时候都轻飘。《娱乐至死》的预言指向了我们今天的现实。
——陈丹青
记得我读高中的时候经常在作文课上引用本书里面那些深刻的句子,假装读过本书的样子。但令自己羞愧的是,我直到大学的某天才“吃力”的把本书看完。我相信很多人如我一般:看书的过程,我都不自觉的拿着手机浏览一下消息,从而打断我看书的思维。
真是讽刺。
有时候我们明明知道这是一个坑,但是我们还是心甘情愿的往下面跳,我们的心到底被怎样的东西所缠绕了?
尼尔.波兹曼说过:我们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前不久我昏天暗地的完了两天的游戏,坐在电脑面前感觉犹如原始人一般,即使身体在难受却还不想离开电脑。我们被那迷幻的世界所吸引,现实世界是我们想逃避的,可是谁又能逃避呢?
正在看文章的你是否能够回忆起曾经自己连续看几个小时书的场景是在什么时候吗,或许是中学时代吧。书中的焦点都放在电视这一媒介上,但是作者没有想到的是手机与电脑正在侵蚀人们的生活。
碎片化的时代,我们也是碎片化的思考。信息化时代,我们渐渐忘了思考。
课堂上,老师抛出一个问题,我们是否习惯性的拿出手机“百度一下”?
波兹曼说:过去,人们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搜寻信息,现在是为了让无用的信息派上用场而制造问题。何尝不是呢?我们一打开手机便会被信息的海洋所淹没,从而忘记了最初我们打开手机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我们本打算放松一刻,却因为手机上的内容死死的抓住了我们的注意力。
现在的新媒体的目的便是想法设法的抓住你的注意力,从而获得流量经济。娱乐,是最好的方式。
思考不是表演艺术,而电视需要的是表演艺术。波兹曼在书中提醒世人,娱乐化的电视节目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连教育领域也在所难免。
现在的直播产业怎么不是娱乐时代下最深刻的写照呢?一些为了博人眼球的主播,在直播间坐着各种低俗的行为,但这些行为却有数以万计的观众关注。我或许有些杞人忧天,一个民族若仅仅只知道娱乐,那么我们还能剩下什么?
如果一个民族分心于繁杂琐事,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义为娱乐的周而复始,如果严肃的公众对话变成了幼稚的婴儿语言,总而言之,如果人民蜕化为被动的受众,而一切公共事物形同杂耍,那么这个民族就会发现自己危在旦夕,文化的命运就在劫难逃。
很难想象一个只会碎片化思考的人,能做出多么伟大的事业。可是现在的人,有太多人“都心甘情愿的成为娱乐的附庸”。
2017年最热门的视频网站不是我们知道的腾讯与爱奇艺之流,而是短视频。业界有人说:现在短视频太赚钱了。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有多少人想过连自己都“没空”去看那些几个小时的视频?
我们安慰自己说:我们在浏览这些有用的信息呢!
最近刚刚开始看《美丽新世界》,书中开头那用现代技术人造出阶级,这让人不寒而栗。我们被科技牢牢地控制着,却以为我们控制着科技。
我们不能改变时代潮流,但是我们却能提醒自身:我们该如何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我们眼前很多事物都在微笑,但是毁灭你的正是这些让你欢笑的东西。
古人言:玩物丧志。不过如此。
我想,如果现在波兹曼先生还在世的话,他会说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