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昨天发帖子时,偶然间看到一个人的分享截图,得到一个特别犀利的评论:这个水平就不必写了。
我看到这个当时直接蒙了,没想到居然有书友这么犀利评论别人。一般人,无论好坏都会表示支持,鲜有这么凌厉的语言出现。
然后,好奇心驱使我点开这位书友的主页,资料上写着65后。这个年纪能坚持写作,是件挺不容易的事。
简单浏览了几篇文章,我能感觉到他是从零开始,没看到任何写作基础。每篇文大概都是流水账似的日记,然后一直希望和强调加强自己写作能力,又羡慕别人写得怎样好。
02
其实,我想告诉这位书友,写作、写文章这个东西,完全可以畅所欲言,不需要太拘泥那些华丽的辞藻堆砌,或者是散文、诗歌写得多么浪漫美妙。
写东西需要写出实质的内容来。比如,你想向读者表达什么内容?我这里可能夸大其词了,用了读者这个字眼,是啊,我觉得既然写出东西,就一定希望有人看,所以把他们就当作自己的读者好了,这是一种绝妙感受。
03
你想表达什么?或者自己在生活中、经历中发生的事有什么观点和看法?比如,一部影视剧、一本书、书中的一句话、周围人的生活话题,这就是所谓的找素材,找写作的缘由,因为什么而写的文章。
最好是谈出点实质性的东西来,而不是一直沉浸在羡慕别人当中。
记得上次在单位食堂吃饭,和同事谈论起,儿子穷养、女儿富养的话题。
一男同事让女儿做家务,我说,不都富养女儿嘛?另一女同事解释说,那可不是。无论男孩女孩都应该具备基本的家务能力,这是一项生活技能,你可以不做,但是不能不会。以后成年到大城市或者自己成家,具备独自生活的能力才会生活的更好。
我觉得同事说得十分在理,那些老话都是以前人的思想,现在时代不同了,家务事也是一项最基本的技能需要我们掌握。
04
还有就是围绕写作主题去写,我突然觉得这就好像上学时写作文一样,有个中心论点,围绕论点一点点展开去写。这样就有很多话想说,不会觉得没什么可写。
现在书友写文问题就是流水账,鲜少围绕一个主题、话题去写,主次之分不够明显。
回头我又看了他的一些文章,仅仅一个过年的话题重复来去就写了十几篇。而且这将近20几篇都在重复自己没素材没话题写。自己也写到了要收集素材去写,可是转来转去还是那些事儿,也没收集到什么新鲜事。
05
我是这样的,脑子里时刻保持着搜索素材,每发生一件事或者谁说过一句话,我都仔细分析看看能不能扩展开来写出点东西。
我日更到20天时,也发觉无事可写。以前一天可以写两三篇,现在隔一天能写出一篇来。
一般比较倾向写话题文,知乎上回答问题,然后引申出一篇评论文。或者去小红书上找灵感,我比较偏向写婚恋方面的文:
第一是兴趣;
第二是自己本身就处于从恋爱一路到婚姻家庭,可以说是有着切身体会。写东西,切身体会非常重要,感情表达也更加真实。
第三是身边不少朋友、闺蜜还徘徊在婚姻与爱情之间,从她们那里我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素材。再就是每天阅读提供的了,读整本书找灵感不好找,太过宽泛,不容易集中脑子里想说的东西。
这些就是我想告诉这位书友的个人小看法,以后也会时常关注这位65后书友,同时查缺补漏、检视自己,向优秀的写作者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