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了很久,当我写下这个标题,万千思绪依然袭上心头,或许是快要离开的缘故,亦或是对离开后生活的不确定与迷惘。
四年前,怀着不是特别确定的态度,选择了这座西部最大的城市,心中充满了向往之情。这里有很多美景九寨沟、峨眉山、康定、都江堰等等,这里有令人羡慕的悠闲生活,小吃与茶馆,一切的一切都驱使着我的到来。抛却了善意的忠告,忘形的顺从了内心的执念。
三年前,我来到这里,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缓缓的节奏,在大街上很少看到有急促穿行的身影;见到了传说中悠闲的生活,午后阳光下,学校草坪上充满了悠闲的喝着小茶的成都人民;三年的时间里,我只去了为数不多的几个景点,确实很美。很喜欢这个不急不慢的城市生活,让人感受不到生活的压力,不必每天准时几点几点到实验室,完全任自己安排;时常羡慕那些晒着暖洋洋的太阳,慢悠悠地喝着小茶的人们;我也想去把九寨、海螺沟、西岭雪山等逛个遍,但也只是想想而已。世界那么大,生活那么美,与屌丝有半毛钱的关系?
我们都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温水煮青蛙”,最后青蛙没有意识到危险,然后就没有了然后,生活与我而言似乎也就是这个例子。我很享受这样的生活,慢慢的意识到了危险,开始拼命的比较,看到同时起步的其他同学,每天都在进步,每天都很充实,慢慢的感觉到了差距越来越大,有种要被边缘化的感觉。有一段时间每天都感觉到心痛、愧疚、自责,于是我开始努力;身边的同学有的说大家都不做实验,你为什么要那么努力,对自己要求那么严格,我只能对其微微一笑,然而大环境如此,一个人又能坚持多久?我没有那么强的毅力,只能循环往复,直到今日我想我已经落后了很多。在这三年里,文献慢慢的看的少了;每周的总结规划也有原来的一周一次到现在的N周一次;很多优秀的习惯都荒废掉了,然而,不能把责任都推卸到环境上,自己要也要负很大的责任。曾经每天跑步5km,现在也因自己的懒惰和借口,慢慢的遭到侵蚀。
唯一值得我欣慰的是,我遇到了两位很不错的导师,一位师兄,几位优秀的同学。在同学的影响下我依然坚持着看书的习惯,有时间我就一个人背着书包坐在图书馆静静的阅读;这位师兄我和他接触的不是特别多,但是在他指导我实验时给了我很多启发,用一句话来说和乐观的人在一起你就很少会怀疑自己,Just do it,美好的事情总会发生;我的导师三年来对我精心栽培,谆谆教诲,让我受益匪浅;他构思新奇,每一次指导都具有拨云见日之效;严谨的治学态度,对每一次汇报都非常细致、耐心、一丝不苟,哪怕一个标点符号都细心的纠正,这种严谨的态度值得我终身学习,以至于每次组会上的PPT我都要精心制作,力求完美;最后在学术追求上孜孜不倦,经常看到他节假日仍然勤耕不辍,使我常常对自己感到惭愧,每次睡懒觉都有种负罪感。
另外一个导师对别人说如果我留下我的导师将会对我特别好,当时也没太在意,有一次,我写邮件给我导师说“实验室的水不好喝”,我导师第二天就让人买了金银花、菊花、绿茶等,那个感动啊!然而,我还是选择了要离开,我害怕我将会像温水里面的青蛙一样失去了斗志,我对生活的追求,我对家庭的责任,都不允许我如此,对不起,我不能放下这些,我要走的更远,我想体验更广阔的世界,我的内心不允许我妥协,这就是我。于是我申请了清华的博士,最终比较幸运的被录取(虽然仍然是个土博士),但是想想我荒废了那么多,将会离开这个地方,心里面还是比较高兴。我的导师很乐意的帮我写了推荐信(ps:很多其他导师想让你留下来,是不会给你写推荐信的),这一点我很感激我的导师,也常常成为同学羡慕我的资本,嘿嘿。
在这之前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我执意要离开,我有这么好的导师,这么一个舒适安逸的地方,直到我看到了一句话,离开让自己消极的地方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那一刻我突然释然,难道我们不应该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么?尼采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没有梳理的生命,就像杂乱丛生的野草,最终将走向荒芜。我要做我人生的掌舵者,不做随波逐流的浮萍,对自己的生活负责,勿忘初心,再出发!
同一个人,又给予了我善意的忠告,我依然选择了听从内心,无论后悔与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