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小孩”的期望,让孩子难以自我认同
大多数父母的头脑里都有一个“理想小孩”,这个小孩既听话又有独立见解,既遵从规范又与众不同,既谦虚谨慎又有领导风范,既静若处子又动如脱兔……父母的这些想象虽然美好却相互矛盾,孩子很难集这些相互矛盾的特点于一身。
很多父母不止于美好的想象,还按照自己大脑中的标准努力地塑造着孩子。这样做的结果,要么永远无法实现“理想小孩”的想象;要么即使实现,孩子内心也会充满冲突,经常拿自身的一部分去反对另一部分,难以自我认同,无法享受生命。
如果孩子从小听妈妈的话,长大谁听他的话
一位青春期孩子的妈妈苦恼不堪地说:“我儿子越来越不听话了,让他干什么他偏不干,好像专门跟我对着干似的。您给支个招吧,看我该怎么管教他。”我问她:“你希望孩子将来听老婆的话,还是老婆听他的话?”这位妈妈不好意思地笑着说:“当然希望老婆听他的了。”我说:“如果他现在事事都听你的、顺从你,将来面对老婆时,你觉得他会听老婆的,还是老婆听他的?”这位妈妈恍然大悟地说:“我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这么说,孩子现在有想法,不听我的话也算是好事了?”
虽然二者之间没有绝对的对应关系,但是这位母亲对“理想小孩”的期待,随着情境的变化而变化,真实地反映出父母的心态,即为了满足自己的要求,容易忘记孩子是独立的个体。父母面前听话的孩子,摇身一变成为他人面前的领导者;父母面前循规蹈矩、不能出错的孩子,转身变成他人面前充满勇气的挑战者;对老妈言听计从的儿子,长大后让老婆听从自己……这一切怎么成为可能?
对于父母而言,不断地变换期待是容易的事情,但对于孩子而言,不断地根据父母的期待改变自己的性情,非但不容易,也是非人道的。
父母的养育行为受内心信念的支配在父母与孩子的互动中,面对孩子不断变化的行为,父母如何做出反应,绝不是表面上看起来那么随意和毫无来由,其背后往往受到潜在或明确的信念、动机和观念的影响。
一位幼童在玩玩具时,把新买的玩具拆开了。母亲看到后,有点儿克制却又生气地说:“这个玩具不是这样玩的,这么贵的玩具,你怎么把它拆了?”孩子说:“我想看看里面这个小人为什么会动。”
母亲只是听到了孩子的声音,但根本没有听进去,也没打算听懂孩子的意思。不过她发现孩子没有按照她的预想停止“破坏”活动,而是继续在“搞破坏”。母亲有些焦虑,又本能地控制着自己的情绪跟孩子说:“如果你再这样不爱惜玩具,我以后就不再给你买了。”孩子一听,哭着说:“不要,不要,妈妈,我再也不拆了。”母亲这才放下心来。
这位母亲的反应背后正是稳定的养育信念在起作用,这些信念指导着她自动地应对育儿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而她在潜意识层面却很难意识到其中潜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