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
这本书是后浪选题,四川人民出版社2018年5月第四次印刷,书封设计很漂亮,像是用深蓝的夜包裹着豆绿色的白天。装帧用的是轻型纸,不知道是保存的关系还是时间的证明,斑驳得有点肮脏,已经出版五年的书,一打开刺鼻的气味还是很明显。
这本《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是我读的托卡尔丘克的第三本书,之前还介绍过她的《糜骨之壤》。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是波兰女作家、诗人、心理学家,作为文学创作者,她获得了尼刻奖、布克奖、诺贝尔文学奖,还有英国皇家文学学会国际作家终身荣誉奖,文学地位是妥妥的。但似乎总有这样一种情况,那些名满天下的艺术家,有着被人称颂的作品,我得承认,我会慕名读他们的作品,可终归因着自己的审美,不一定都喜欢。
就作品而论,这本书与托卡尔丘克其他的作品有相似之处,选题都是充满了对立性、冲突性和话题性,比如《糜骨之壤》的“动物保护”话题,《雅各布之书》的“犹太人与宗教”话题,还有《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中LGBT跨性别话题,任何一个话题都是西方传媒的大热门,并且在今天西方看来都是政治正确的东西。这些与作者粉丝众多,话题讨论度高,被高度追捧,也是有一定因果关系的。
就托卡尔丘克的这本书来讲,她的文字是有魔力的,看没几页,就会被她文字的那种粗糙感,故事的荒诞感,还有作者营造出的不安感,轻易吸引。她的短篇就像一些碎片在独特的角度折射出的色彩丰盈的光泽。有时被这种光芒迷惑,会忽略其包裹的真正内核。作者的长篇小说更像藏去锋芒的刀刃,只余富丽堂皇的样子,诺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就称她为“辉煌壮丽的作家”。而作品在选题上、形式上、结构上保留了锋利,用文字来剖开视野,输出作者的价值观。她善于用敏感的题材,结合极端的思想、再披上宗教外衣,偶尔提及波兰与德国微妙的关系,再用瞬间的细节触动读者的心弦,这次更增加了多种体裁来缝合出一整个托卡尔丘克的宇宙。
这本书比较像在做联句,这些梦与现实魔幻又疯狂,它们的前后衔接是因某个关键词,某个概念或某种思想,它们在逻辑上关系并不紧密。只是一个梦一个梦的继续,就像一个一个的念头无端的冒出来,而衍生出这些奇奇怪怪的故事。
梦比人生更难测,你无法控制自己去做某个具体的梦,只要闭上眼,进入梦乡,就不由得你做主了。如果说梦是某种期待的不可得,像是需要消遣的孤独、拥有可心的情人、无畏地接受死亡……还有一些具有宗教意味的人物,他们的故事也与梦境纠缠着,无法被家人接受的圣女,身为男性神职人员却向往成为女性……
书里的梦,又似乎隐喻着追寻想像中的美好可能是徒劳的,用存在来证明存在,就像无限循环的悖论。个体的命运无法印证历史的进程,妄想只会淹灭在自我的迷失里。那些没有被阳光照到的地方,它是存在的,却又不可见。就像死亡,作者从植物的视角来弱化死亡的存在感。谈论死亡这个话题时像诗歌那样轻盈:
书中有这么一段:
假如我不是人,我便会是蘑菇。……
我会对所有的昆虫非常慷慨;我会把自己的躯体奉献给蜗牛和昆虫的幼虫。我心中会永远没有恐惧,我会不害怕死亡。我会想,死亡算得了什么,人们能对你做的唯一的事,无非是把你从地里拔出来,切成碎片,用油煎,吃掉。
还有哲学解读“他就像面包——每个人得到自己的一片,每个人都按自己的方式认识它,但任何一片面包都不包含整个面包。”
作者没有定义死亡,在她笔下死亡是上帝给的,最终还给上帝。这些看上去洒脱的文字,细读后却觉得十分之悲观。
菌茹种类繁多,有毒且致幻的桩茹、像根粗大火柴的哥萨克蘑菇、没有青春的伞茹、松球形核桃味的毒蝇菌、香粉味的马勃菌,这些菌类的食谱看上去都是美味佳肴,有毒的蘑菇作为死亡杀手散发出香甜味道,诱惑你挑战危险,食谱就成了食用者的生死薄。
用精神力量来脱离这样的绝境,就像尝试用胡思乱想去完成自己的愿望,即使是跨越性别者的愿望。性别本身是为了生理区分,而某些人心理的自我认知拒绝这种固化的“区分”。顺带一提,自由的美国目前性别已经有56种了,似乎陷入了某种混乱。这种思潮和作者文中对国家边界的疑惑有那么一点点相似?也与那个被在国界线推移的尸体相同,在我看来作者不仅仅为了嘲讽官僚,更是对国家认同感的疑惑……是和那头歪着脑袋的狼一样在思考同样的问题。
这本书还有一种阅读乐趣,因为不是线性叙事,读过一遍后,根据它的目录,我尝试不同的阅读顺序,比如同主题连读。
“梦”、“谁写出了圣女传,他是从哪儿知道这一切的”这两个标题各出现了5次,食谱出现了3次,就像玩拼图那样,可以读出不一样的故事与思想。
托卡尔丘克把文字玩出了另一种境界,诗歌、散文、小说、食谱各种文体糅合成一部内容丰厚的小说,主题多杂,没有明显结构主线,整体通过对死亡的探索这样永恒的命题勾连全文。
她这种碎片式的文字印证了她那句“无需试图让人的生活有连续性,哪怕是近似连续的状态。生活是由各种境遇组成。”
现代作家,特别是托卡尔丘克这样的二十世纪作家有一些鲜明的特点:
一、更追求细节的画面感,特别是小说中一些细节十分适合影视化,几乎像分镜脚本;
二、人物角色有典型性特征,有些作家会让角色思想或行为刻意极端化;
三、严肃文学式微,因为网络的发达,现实的残酷一目了然。同时娱乐化影响了各个领域,魔幻题材、强烈的个人风格也更受欢迎。作家把历史宏大叙事让位给碎片化拼贴型的现实主义,就像乌尔里希·吕登瑙尔的话说,“身处一个已散裂成千个碎片的宇宙中,个人已无法进行宏大叙事”。
四、作者主观感受渲染得过于强烈,有些作家借由作品强行进行观点输出。对于这点,我不评价诺贝尔文学奖的“西方中心主义”,也懒得研究以往获奖作家的国籍比例,评奖者声称遵行的原则是:根据诺贝尔遗嘱,针对文学奖,他希望是“它应该朝着理想的方向发展”。作家的作品是否足够好到让人放下“性别”“国籍”“政治正确”这样的标签,我不敢妄作评论,而其影响是毋庸置疑的。
书摘:
译序 文学创作中的七巧板
梦
玛尔塔
我记得许多事情,可我不记得我第一次是怎样见到玛尔塔的。我记得跟许多人所有的初次相逢的情景,这些人对我而言后来都成了重要人物;我记得当时是否出太阳,我记得各人衣着的细节(R可笑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皮鞋),我记得气味、味道和某种像是空气成分一类的东西——记得这些东西是粗糙的、僵硬的抑或是像奶油一样光滑和不温不热的。最初的印象往往就是这样产生的。这类事物记录在大脑的某个单独的、也许是原始的部分,永远不会忘却。但我不记得跟玛尔塔的第一次见面时的情景。
如此这般
新鲁达广播电台
马雷克·马雷克
他好酒贪杯并且喜欢这种状态,任凭双脚领着他走过山路,而整个内里,就是说,内里的全部的痛都与他无关,就像是咔嚓一声关了开关,黑暗骤然降临。他喜欢坐在“利多”餐馆,待在人声嘈杂和烟雾缭绕之中,然后,不知怎么的,突然跑进开花的亚麻地,在那里一直躺到清晨。躺到死。有时他在“寿星”酒店喝酒,而后突然沿着盘旋公路朝着村庄的方向走去,满脸是血,牙齿也被打掉了。一个人行事总是不完美,不清醒,不冷静。早上起床,他觉得头痛,至少清楚是什么痛。他感到渴,必须弄点什么解渴。
梦
小汽车日
阿摩斯
“这并不是说明梦并不可信的证据。”克雷霞最后作如是想。梦总是有意义的,从来不会错,是现实世界没有成长到梦的正常状态。电话薄说谎骗人,火车选择了不适当的方向,街道看起来彼此过于相像,城市名称中字母出错,人们常常忘记自己的名字。只有梦是真的。她觉得,在左边的耳朵里她又听到那温存的、充满爱恋之情的声音:
“我给询问台打过电话,小姐您要乘的开往新鲁达的最后一班火车已经开走了。”安杰伊·摩斯说,他坐到了她的小桌子旁,用手指在潮湿的漆布上画了个十字,“小姐睫毛上的睫毛膏糊了。”
豌豆
腔棘鱼
关于皮耶特诺的旅游指南
弗拉蒙利纳
蘑菇性
假如我不是人,我便会是蘑菇。……
我会具有跟所胡的蘑菇同样的能耐——躲开人的视线的本领。通过向人灌输怯懦、回避的思想制造混乱,从而能在人的面前逃之夭夭。蘑菇是催眠家,它们受之于天的是催眠的能力,而不是爪子、飞行腿、牙齿和理性。采蘑菇的人昏昏欲睡地来到我们的上方,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前方色相斑斓的、由太阳光和树叶构成的闪烁不定的画面。我会把他们的双脚死死拖住不放,我会让他们的腿跟森林里的枯枝落叶和干死的苔藓缠绕在一起。我会从下方看到他们外衣的背面,看到外衣的里子。我会工于心计地一连几个钟头一动不动,既不生长,也不变老,直到产生一种苦涩的信念,以为我不仅控制了人,而且控制了时间。我会在白天和夜晚最关键的时刻——黎明和黄昏时长大,那时其他的一切生灵都正忙于从梦中醒来或沉入梦境。
我会对所有的昆虫非常慷慨;我会把自己的躯体奉献给蜗牛和昆虫的幼虫。我心中会永远没有恐惧,我会不害怕死亡。我会想,死亡算得了什么,人们能对你做的唯一的事,无非是把你从地里拔出来,切成碎片,用油煎,吃掉。
Ego dormio et cor meum vigilat
舍瑙的库梅尔尼斯传
库梅尔尼斯生平的开端
库梅尔尼斯的童年
初到本笃会修道院
开始见习修行准备献身主的时期
库梅尔尼斯逃进山中的荒野在那里受到魔鬼的诱惑
库梅尔尼斯使卡尔斯堡的康拉德的孩子们恢复了健康
库梅尔尼斯医治染病的灵魂和由于心灵空虚而带来的痛苦
库梅尔尼斯艰难走到修道院发愿修行
库梅尔尼斯的父亲强行接女儿回家
库梅尔尼斯遭到自己父亲不光彩的劫持和禁闭
库梅尔尼斯在被禁锢中祈祷
库梅尔尼斯的奇迹
魔鬼再度到来和他的三次诱惑
库梅尔尼斯遭受折磨和殉难
结尾
做假发的女人
边界
彗星
谁写出了圣女传,他是从哪儿知道这一切的
母鸡,公鸡
梦
网络中的梦
忘却
德国人
彼得·迪泰尔
大黄
宇宙进化论
这是我在扎大黄束的时候对玛匀塔讲的。我们干完活后,玛尔塔对我讲了这样一番话:当人们说“一切”“总是”“任何时候也不”“每一个”时,可能这只是对他们自己而言的,因为在外部世界不存在这种普遍化的东西。
她向我提出忠告,让我留神,因为如果有人开口闭口“总是”,这意味着此人失去了与世界的联系,他说的只是自己。
谁写出了圣女传,他是从哪儿知道这一切的
书信
大麻做的糕点
网络中的梦
星历表
火
谁写出了圣女传,他是从哪儿知道这一切的
青草过敏
弗兰茨·弗罗斯特
他的妻子,他的孩子
酸奶油焖毒蝇菌的方法
玛尔塔,她的死亡模式
气味
库梅尔尼斯 Hilaria 中的幻景
我不得不再说一遍:我们的世界住的人是熟睡的人,他们死了,却梦见自己活着。因此世界上的人越来越多,不断有熟睡的死人移居这个世界,他们的数量越来越多,而真正的人,即那种第一次活着的人却显得寥寥无几。在整个混乱的世界上,我们中谁也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自己究竟只是梦见自己活着,还是真正活着。
圣体圣血节
梦
怪物
雨
水灾
钉子
未卜先知者
占卜种种
二手人
白色
七月的满月
听
谁写出了圣女传,他是从哪儿知道这一切的
梦
酸奶油拌令人发愁的牛肝菌
热浪
词语
埃戈·苏姆
悲伤和比悲伤更糟的感觉
网络中的两个小梦
剪头发
玛尔塔创造了类型学
府邸
我的府邸
屋顶
刀具匠
森林轰然崩塌
带锯子的人
埃戈·苏姆
半生在黑暗中度过
蘑菇
用马勃菌制作甜点
谁写出了圣女传,他是从哪儿知道这一切的
“上帝在我们内部,而我们在他的外部。他行事随意,轻率,但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就像面包——每个人得到自己的一片,每个人都按自己的方式认识它,但任何一片面包都不包含整个面包。”
尾声
芦荟
篝火
感谢上帝——波兰人
锡盘子
保姆
刀具匠们的赞美诗
寻宝
大丽花——天竺牡丹
重复,发现
毒蝇菌蛋糕
他和她
沉默
她和他
“后来他们怎么样了?”在月蚀之前,R这么问道
月蚀
玛尔塔的苏醒
在顶楼上整理
新鲁达
缔造者
拯救机
我们走,我说,明天是万圣节
从天空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