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不少在校大学生,上班族精神萎靡不振,晚上睡不着,熬夜,早上起不来,昏昏沉沉。难见年轻人的斗志和朝气。
仔细想来,现在物质条件普遍比一百年,五十年前好很多,生活也相当的便利,很多人却没有了激情,或者感到压力重重。更有甚者, 身边经常有人将“太难了”挂在嘴边。
没有生存危机,没有冻饿之虞,却心灵沉闷。
想想不可思议,却在情理之中。
先说说我了解的两位历史人物。
曾国藩年轻时便体弱多病,肺病,眼疾,廯疾,耳鸣,一生被病魔缠身,1840年一场肺病差点使他在京城中年早逝,辛亏好友欧阳兆熊在旁为他悉心诊治和照料,否则再也没有日后的名臣曾国藩了。
曾国藩也经常在日记中是在提及自己精神不济,病痛难忍。
即便如此,曾国藩日后组建了湘军,建立了一生的功业,成为晚清第一名臣。
曾国藩48岁时写下的一副对联,用来勉励自己,“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 虽然一生饱受折磨,但他建功立业和追求圣贤信念,使他点燃了生命的激情,并终成大业。
共和国第一大将粟裕,一生征战无数,同时也饱受着战争的创伤,他一生先后6次负伤。头部两次负伤,手臂两次负伤,臀部,脚踝也负伤。1984年2月5日他逝世后,家人从他火化的头颅骨灰中,竟发现了三块弹片。
长期被头痛折磨的他,并没有影响他对革命事业的热情,反而屡战屡胜,为共和国建建立无数功勋,在淮海战役中,粟裕注目地图,口授命令,夜以继日,曾七天七夜未眠,虽疲惫已极,仍一刻不懈,可见投入的激情之巨大。
好多饱受身体痛苦,物质条件极其匮乏的人物,为什么会有如此的激情和专注力投入到自己事业中去,而且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寿命却远远那些锦衣玉食、得过且过、庸碌无为的人。因为它们的生命的激情之火被点燃了。
找一份适合自己的事业,奋搏拼之,并辅之不断的成功,生命会永葆青春,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