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具备长期思维,需要让我们做决策的时候,考虑更多东西,从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决策。
在时间记录中,我会经常强调生活的整体平衡,尤其是不能因为追求短期收益,而牺牲长期收益。
很多事情是慢慢做,不是没有收益,而是长期来说会有更大的收益。
例如在专业领域足够扎实的基础,可能要花好几年的时间,不停地打磨细节。
学习专业领域的教材,不止一两遍,看起来是时间成本,实际上是长期收益,会更加系统、全面、扎实地运用专业领域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花姐姐在学习教练技术的时候,就有建议她花多点时间看教材,教材的基本知识点要非常熟练,能够随时调用出来,在2019年上半年,都以此为重点,打下扎实基础。
在语音写作和时间记录这两年事情上,需要足够多的时间来学习基本点,掌握细节,打磨每个阶段,有一些甚至在语音写作和时间记录之外来获得经验,比如大量的阅读。
2
如果考虑收益时不考虑时间,可能会出现不平衡,让短期的收益变成长期的成本。
比如年薪变成原来的3倍,工作时间增加2倍,会压缩生活中其他维度的时间,比如家庭生活,健康休闲,睡眠时间等等。
从数据上来说,收入是原来的3倍,工作时间2倍,似乎单位时间收入增加,但要考虑,能够被支配的总体的自由时间被压缩了,在人生的某些阶段不能做出这样的选择。
比如适婚单身的小伙伴,留出足够多的时间,让伴侣进入到生活中,稳定扎实的基础,稳定和谐的关系,长期收益比短时间收益要高很多。
自有的自由时间是一笔财富。
再比如有宝宝的家庭,如果孩子是在0~6岁这个阶段,留出足够多的时间来陪伴,或许会更好。遇到收入收益增加机会,要考虑时间成本的问题。
如果收入的增加,投入时间本身不增加,仅仅带来工作上的挑战,这样的机会可以考虑。
以上决策有一个前提,生存的基础上求发展。
3
如果运用长期思维做决策,好的选择是可以立马识别出的。
如果在诸多选择上做不出选择,有可能所有的选择都不是好选择,或者是所有的选择都还不够好。
如果在短期来做不出选择,把周期拉长,以便于看出是不是好选择。短期看起来是成本,长期看起来是收益。
比如语音写作的练习,写作效率会翻倍,长期来说会省下一大笔时间,可以创造更大的价值,投入的时间成本,全年100~300小时不等,获得的是一项长期可以技能,以及在训练过程中产生的思维方式。
熟悉工具时,投入的是学习时间和成本。
随着练习的熟练,创造价值,产生收益。
4
关于长期思维中,还有一个点:稳定是高手的特征。
获得技能的稳定,需要持续不断地打磨细节,长期耕耘。
长期在某个领域耕耘,获得稳定。一年练习一个技能,好过一年练习十个技能。
想练习多个技能,要在时间上规划好,比如接下来5年,专注于在某个技能上投入,并提前规划,了解技能所需要的资料、设备、场地,需要投入的时间,大致学习路径等等。
在所有的资源中,时间资源是限定的,未来5年,最多是1827天。当我们说在5年内,完成一件事情时,是指在接下来1827天内完成一件事。
以“年”为单位地规划,以“天”为单位地练习。
提前几年规划,持续每天练习。
简单的技能重复到极致,会发挥出惊人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