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审判

我所知道的世界,只有两个理性的人存在。一个叫维克多·雨果,另一个叫汉娜·阿伦特。

我不知道我这样说是否太过决绝,但我此刻清晰的思维告诉我这不是问题的主要所在,我本身是一个欠缺理性的男人。

我说雨果之所以理性,是因为那篇《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身为法国人的他,站在世界公民的角度竭尽笔力直面批判与讽刺了英法联军侵华并劫掠烧杀圆明园的强盗行为,丝毫没有半点狭隘的民族主义,文章中饱含对中国人民的深切同情与尊敬,盛赞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古老的智慧的艺术结晶,指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实属难能可贵。

然而,今天我要着重谈谈另一位了不起的理性人类——— 汉娜·阿伦特。

阿伦特生于1906年,原籍德国。早年她在马堡和弗莱堡大学攻读哲学、神学和古希腊语,后转至海德堡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她是20世纪最伟大、最具原创性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之一。1933年纳粹主义席卷整个德国,身为犹太人的她流亡到巴黎,惶惶不可终日。

被送进隔离营那段日子,应该是她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刻之一。每天都与死亡咫尺相邻,看着身边的妇女与儿童一天天在绝望中等待残忍的死亡,那种弥漫到无法再扩散的恐惧几乎让她也随之崩溃!不过她到底是做了上帝的宠儿,1941年她获得了去美国的签证,1951年她成为了美国公民。同年,她所出版的《极权主义的起源》奠定了她作为一个政治理论家的国际声望,生活对于她来说是蒸蒸日上的。

就在1960年,这样的恬淡与舒适被打破了。二战中曾在大肆屠杀犹太人事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阿道夫·艾希曼被以色列特工抓获,次年在耶路撒冷对其举行了刑事审判。阿伦特作为《纽约客》特派记者前往耶路撒冷报道该审判。

当艾希曼坐在用玻璃笼罩的被告席中,所有人的眼睛都审视着这个犹太族人的“恶魔” ,眼睛里全是愤怒、仇视与杀戮······面对这样一个被审判的“魔鬼”,他是没有任何机会获取生的可能,但是出于人类对求生欲望的渴求,艾希曼没有放弃一丝一毫的机会。当法官与律师轮番质问他为什么要那么残忍下令用火车将600万犹太民众运往奥斯维辛集中营用毒气杀死?难道就没有一点良心上的责备与不安吗?当集中营少量的幸存者出庭指控时,有的因为激动泣不成声,更有甚者当庭晕过去······

艾希曼显得有些呆滞、无可奈何的辩解道:“ 我只是一切听命于元首的,我发誓我没有亲手杀害任何一个犹太人”“我的忠诚是我的荣耀”“我有什么办法不执行上级的命令?”

就在审判如火如荼的进行着,阿伦特保持着清醒的头脑用哲学去思考这一问题。艾希曼到底有罪无罪?艾希曼应该得到怎样的惩罚?终于,她得出了一个震惊世界的论点———“平庸无奇的恶”。

他之所以签发处死数万犹太人命令的原因在于他根本不动脑子,他像机器一般顺从、麻木和不负责任。她再次运用极权制度的意识形态性质来分析这样一个平庸无奇的人为什么卷入深渊般的恶而无法自拔,问题在于纳粹通过使用新的“语言规则”来解说他们的反常行为:“灭绝”、“杀掉”、“消灭”都由“最终解决”、“疏散”、“特殊处理”来表达。对于追求观念的人来说,“一切都是可能的。”

阿伦特还指出,犹太人所遭受的不幸犹太人自己也要负责,犹太人领袖(犹太委员会)直接参与了艾希曼的行为,如果犹太人不听自己组织领袖的话,就不会死那么多犹太人。这一些犀利深刻的观点一夜之间让阿伦特陷入铺天盖地的谩骂声中,整个以色列视她为“纳粹的辩护者”,有人对她说“你对真理的探索带给了你荣耀,但这一次,你要误入歧途了”,更有甚者直接写信给她“纳粹的婊子”!如果说在隔离营是她人生最黑暗的时刻之一,那么这一段与“全民族为敌”的时光则是没有之一的黑暗!

阿伦特在一片谴责声中勇敢的走上了大学的演讲台,她习惯性的抽着烟,振振有词的说到:“当《纽约客》委托我……报道阿道夫·艾希曼的审判过程时,我做了一个假设。那就是,人们对于一个审判的唯一兴趣点就在于:寻求公平的正义。那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因为将作出宣判的法庭所面对的……是无法在法典中找到的罪行。而且在纽伦堡大审判之前,我们对于这一类型的罪犯也毫无概念。即便如此,法官还是必须把那个因为自己的行为遭到控诉的阿道夫·艾希曼当做一个人进行裁决。这个审判的对象不是一个‘体系’,不是‘一段历史’,不是什么‘主义’,更不要提什么反犹主义,而就是那么一个人。

像艾希曼这样的纳粹罪犯所引出的问题是,他坚持这些不是自己个人的主观行为。似乎觉得没有人应被惩罚,也没有什么需要被宽恕。他反复再三地抗议,与公诉人所指控的屠杀报告相反,他从来没有做过任何自主行为。他也没有一丁点儿‘意图’……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他说,他最终做的只是‘遵循命令’。这典型的纳粹借口……让我们明白,在这世界上最极端的恶,其实是无名之辈所犯的。那些被没有动机,没经过思考……没有凶狠的性格或者邪恶念头的人所做之恶。这些人拒绝让自己成为有个性的人类。我在这儿将这一种表现称作‘平庸之恶’。众所周知,我是一个犹太人。大家指责我是一个‘反犹太’的犹太人,替纳粹辩护,藐视自己的同胞。这不是所谓的争论,这是在诽谤!

我不是在为艾希曼辩护,但我的确是想要把这个极其平庸的人与他所做的恐怖行为联系起来。尝试去理解并不等于要宽恕。我有这个责任去理解。每一个有胆量把这个主题拿到报纸上来讨论的人,都有这个责任去理解。自从苏格拉底与柏拉图以来,通常我们把‘思考’……看成是存在于我自己与我之间的无声对话。在拒绝成为一个人的同时,艾希曼也将这一个能够成为真正人类的能力完全地抛弃掉了,这一能力就是‘思考’。因此,他再也不可能带有道德观念了。思考能力的缺乏,使得许多平凡普通的人容许自己做出各种残酷的行为,有些甚至前所未见。没错,我是用哲学方法来考虑这一问题的。是‘思考之风’所得到的结果,不是知识,而是一种能区分对与错、美与丑的能力。然后我希望思考能带给人力量,从而当‘天要下雨’的时候,尽可能地阻止灾难。”

每一个人都想证明汉娜·阿伦特错了,但是没有一个人注意到她真正的错误。邪恶不可能同时即陈腐又激进,只有极端才会构成邪恶,而绝不是激进。只有好的事物才会既伟大又激进。

如果现实总能够回归于理性,让理性去审判罪恶、愚昧、良知甚至人性,那么是否真的如阿伦特所期望的的那样“尽可能的阻止灾难”了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7,248评论 6 48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8,681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3,443评论 0 34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475评论 1 27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4,458评论 5 37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185评论 1 284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451评论 3 40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112评论 0 26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609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083评论 2 32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163评论 1 334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803评论 4 32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357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357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590评论 1 261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636评论 2 35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925评论 2 344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