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面试求职类节目,与它结缘是13年的那一期《职来职往》,那个时候我才大二,或许面试、求职距离我还很远,但是却引起了我的好奇和对未来的思考。
直到有一天,我不知道为什么,李响和许多老同志纷纷离开了《职来职往》,觉得很可惜,因为或许再也无法看到他们的节目了,毕竟这个节目陪伴了我们这群为了的“求职者”这么久,也让我们体验到了别人的职场,学到了一些面试的技巧或者是某些岗位的技巧,甚至是为人处世之道。其中也不乏感动,毕竟包括主持人李响、18位职场达人和雷明老师,他们坚持做一件事这么久,而且这件事情真的有意义,帮到了千千万万的面临毕业的大学生或是迷茫的职场人。
后来,无意间在微博看到了《你好!面试官》的宣传文案和海报,2017年11月30日晚就在深圳卫视等着看现场直播,就仿佛是和多年的老友重新聚首。看到了熟悉的响哥、雷明老师、刘同、陶亚东、陈默、马丁、岳屾山、于洪泽老师、夏骄阳和其他几位新面试官:娄楠石、兰玉、武超则、常兴龙、马睿等等。
这个节目与之前的不同是,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运用到岗位薪酬的平均值计算和考题的设置,使得整个节目更加具有高效性和科学性,给予观众更好地视觉体验,也对面试官的决策和判断提供了辅助和参考。而且感觉求职者的素质越高了,不乏研究生、海归和经历丰富的职场人,也有很多典型的案例,值得我们从别人的身上吸取经验教训,避免在职场上走太多的弯路。
今天看了2018-01-11期的《你好!面试官》,有以下感受:
一号求职者,工作经验很丰富,但是频繁跳槽引起了面试官的质疑,面试官认为这是对自己职业规划的不明确的体现,为了去更好的平台而跳槽,前提是你在这个平台已经遇到天花板,没有的话,为何不把手头的工作做好做到极致?这也反映了当下许多人的一个状态,没要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就频繁的跳槽,连续好几年都是这样,没有沉淀、成长。所以或许当我们迷茫的时候,应该沉静下来想一想做,针对自己过往和现状,做一个详细的规划,解剖自己,确立目标。具体的可以通过一些性格测试、热情测试或者他人的反馈去发现真实的自己。
二号求职者,一年前在最终面试因为怯场而发挥不好最终遗憾无法进入心仪企业,一年后在其他也不错的平台工作,再次回到一个大舞台,淡定的将自己的专业水平发挥出来,在受到质疑时,非常镇定,这就是成长。失败并不可怕,尽管遭遇失败那一刻是痛苦、懊悔的,但是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一点点地去改变,相信会离梦想越来越近。
三号求职者,求职的是新媒体运营,自己的海外研究生学历、专业与所求职岗位也比较匹配,在答问环节也表现除了自己的专业能力,好几位面试官愿意给这位求职者机会,说明这个时代,学习很重要,对于新事物的学习也很重要,时代在变迁,我们也要拥抱变化。
最后节目结束的时候,响哥讲了一段话,其中有一句我我很感动,大意是:你现在认真对待的一件事情,或许在未来不经意的某一瞬间、某个回眸,带给你回馈,甚至是你想不到的奖励,而想不到的是,这件事会改变多少人的人生。我看到了响哥说这段话时眼中还是泛着泪光,包括陈默、雷明老师等等,他们都不容易啊。我觉得他们做的不只是一个节目,而是许多人的职场成长课堂。还是很感谢有这么一档节目,有这么一群人在坚持着,我坚信十年后,我们一定依然能够看到他们,看到响哥、雷明老师、十二位面试官,而那时候的我们也会在职场上走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