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172
怎样更准确地理解孩子
·耐心倾听,不打断
要让孩子觉得被理解,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孩子感到父母愿意理解他们。而要做到这点,我们需要学会的第一件事就是倾听。请注意,倾听有别于一般的听,他不仅指我们要耐心地听孩子把话说完而且还要求我们在听的时候要保持足够的专注,起码要放下手边的事情,专注地看着孩子。此外,我们也需要及时给予孩子言语和非语言的回应。例如,微微点点头,或者回应一句“嗯”“是的”“哦,原来是这样”。这些回应可以让他们感觉我们在听,也在努力试着理解他们。
要做到真正的倾听,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容易就容易在,只要我们抱着全然接纳和好奇的态度尽力了解孩子的想法,自然就能做到不打断地倾听。所谓“态度决定一切”,当孩子感到来自家长的尊重和好奇时,即使家长一时间无法完全明白他们所说的事情,他们往往也能接受。
·做孩子情绪的镜子,澄清和回应期待
有的父母可能会问:“只要做到倾听就够了吗?”当然不够。我们还要在真诚倾听的基础上,在试着帮助孩子整理他们的表层情绪和深层情绪,并且澄清那些隐藏在情绪背后的期待。父母可以耐心地用一种不那么确定的语气、以关心的态度、用询问的方式慢慢澄清孩子的情绪。例如,父母可以说:“刚才你好像很生气,但我猜,你真正想告诉我的是不是其他事?”“你说的那件和xx同学之间发生的事情时好像挺难受的,你愿意多跟我说说吗?”
大部分情况下,如果父母以这样的方式回应孩子,他们一般都能慢慢地恢复平静。虽然他们不一定会马上对父母吐露更多心声,但至少亲子冲突不会进一步激化。这个时候,如果孩子愿意继续和父母对话,父母可以进一步尝试用礼貌的、开放式的提问了解孩子对父母的期待。例如,父母可以问:“所以现在我能不能问问你,我可以做点什么帮助你?”“如果有什么我能为你做的,就直接告诉我吧,我们可以商量。”
在心理学上,我们把这种倾听情绪、回应感受、询问和澄清期待的过程称为“镜映”。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就像孩子心情的“镜子”,孩子能从父母这面“镜子”里照出自己之前都没有意识到的感受和需要。这个过程不仅能帮助父母更加理解孩子,也能帮助孩子更加了解自己的情绪和需要,进而更好地管理它们。
上述的倾听、回应、询问、澄清和满足期待的沟通方式,往往需要父母和孩子反复多次练习以后,才可能会被逐渐强化,而后固定为父母和孩子沟通的一种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