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2+3节
接纳真实的父亲,建立新的财富通路
你与母亲的关系,就是你与金钱的关系
3个思考题:
1. 对于金钱的无意识态度来自哪里?
2. 成长中的缺失如何影响我们的财富观?
3. 如何察觉我们的无意识?
1. 对于金钱的无意识态度来自哪里?
如果你看了前面的章节,就会发现,我们对于金钱的无意识态度,大多来自父母。
儿童天生就会模仿,包括模仿父母的金钱观。
一位舍不得花钱、有钱就要存起来的父亲,大多有一个有钱也要存起来的儿子。
一位存不住钱、不知道理财、有钱就要买买买的,母亲,大多也有购买欲很强的女儿。
了解到这一点并不是让我们开始抱怨父母的错误的金钱观,而是对我们的无意识的来源有了觉察。
了解到我们的很多观念来自父母,并承认它,就是我们改变的开始。
2. 成长中的缺失如何影响我们的财富观?
绝大多数父母的爱都是有条件的爱,你要某方面做的好,父母才爱你。或者满足了父母的心愿,他们才更爱你。
父母的美好愿景,呈现给孩子的却是内心的空缺,孩子总是想办法去弥补这些空缺,以获得别人的认可。
比如喜欢听别人的赞赏、不断地吃东西让自己感觉良好,权利欲,买买买……这些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给到我们满足。
父母得不到的东西,渴望通过子女得到,而子女又会将这种思维方式传递给下一代。如此循环往复,什么时候才能让孩子自在地成长,去寻求自己的梦想呢?
答案是:
从我做起,修正错误的金钱观,将爱与自由传递给下一代。
《非暴力沟通》的作者卢森堡博士的外婆,也是一个非常有爱心的人,她收留了家门口的流浪汉,流浪汉在她家里住了7年。
但是外婆觉得这没什么,只不过是多一个人吃饭而已。在她的示范和教导下,她的子女也认为这没什么,对于帮助他人,也是习以为常了。
这种大爱的精神传递给了卢森堡,作为一个美国人,他勇敢前往巴勒斯坦做演讲,给当地人民做心理辅导。
和他们从敌人到朋友,卢森堡博士除了运用“非暴力沟通”的方法,还运用了他那颗充满爱与善良的心。
他把外婆的爱又传递到了巴勒斯坦。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觉察到自己内心缺失的来源,并开始修心,那么你就是斩断家庭错误传承的勇士,爱与自由也会传递给下一代。
3. 如何察觉我们的无意识?
然而,想要觉察无意识很难,因为它是冰山下的,是肉眼不能直接看到的,它是问题的根源,却又隐藏很深。
但是作者给了我们练习觉察的方法:
暴露与想象
既然无意识来自父母,我们就把自己想象成父母
模仿他们的动作姿态语气,思考他们的行事作风,将自己完全融入他们,承认和他们很像这个事实。
试图理解他们,表达感恩。
再将自己抽出身来,与他们分离,再找一个同伴,对他说:
“如果你认识我父母亲,你就会理解为什么我……(对金钱的态度)”
有意识地看到自己跟父母一样的,区分父母的思想与自己的思想。建立新的神经通路,慢慢打开自己的思维。
这就是改变的开始。
每日一问:
我们怎么能要求父母给出他们自己没有的东西呢?
本章节金句分享:
1. 父母已经尽全力给出他们拥有的,我们要感恩
2. 我们越拒绝一样东西,我们反而给它越多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