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秋时节,海上桥的山道边,盛开着许多野菊花。那天中午,准备离开的时候,我采来很多细碎的野花,它雅致可人——原本打算带回送朋友的,进城之后,却发现无友可送——送谁都不合适呀,显得矫情;或许会让人莫明其妙,当做迂子。思忖再三,还是从自家找来三个旧罐,精心地插好,就当献给自己的中秋礼物吧。
野菊花与粗陶罐是天作之合,这话我早就说过,此言着实不谬。把插好的菊花摆在不同的角落,便有了不一样的情致,却同样地惹人怜爱……我很快嗅到,屋子里有种奇怪的味儿,非是花香,起初有些难闻,习惯之后,又仿佛闻不到了,让人忽略它的存在——或许造物主赐予的一切,在我都是值得亲近的吧。
那个雨夜,学弟王磊找我饮酒,还有位搞篆刻的朋友同来,我也请了画家先明做陪。四人成席,本想请他们到旁边的农家,大家却看中了我的茶室,说是把茶摊儿撤了,摆上他们带的小菜, 略置薄酒,便可畅饮,也是极风雅的事情。
薄酒不薄。客人带来的两罐双桥,据称是“郑州茅台”,口碑颇佳。他们三位,制印画画,堪称文人雅士。而我呢?平素是羞于谈诗的,酒后却是异样的嘴脸,狂放几同诗人——或许本性使然吧?足见寻常日子里,我的内心独白是颇有几分委屈的。
瓷坛装的双桥,大抵是两斤装的吧?静谧的村庄,三百年的古宅,一间清静的茶室,伴着窗外的雨声,聊的是“城南旧事”,一坛喝干,又开一坛,四人的兴致更高。后来……就没有后来了。
次日凌晨,我从梦中醒来,发现自己和衣而卧,躺在沙发上。梦里的事情记得清楚,昨夜后半段的事情却全然不知。我起身先去茶室,一切已复原,井然而有序,只是屋内略有些酒气。再看大门紧闭,且上了两道门栓——想来我也是醉了,四人四斤酒下肚,有如此境界,不知该感谢酒好?还是自己量大?抑或,正所谓“酒逢知己”?
及至上午,并未像往常醉酒那般苦痛,只有些懒洋洋。正好天光放晴,我沏了壶茶,并搬出把躺椅,斜倚着身子,一任阳光洒在身上,甚是惬意……快到午时,两位喜欢读诗的朋友,打电话问我何时回城?我说午后,她们托我弄些红薯叶子回去,说是晚上一起煮了,蘸上蒜汁,煞是好吃——哈哈,此等小事,自然信手拈来。
晚餐时,两位朋友问起先明,我翻出画家的几幅近作,她们看后说好,只是觉得其文学水准尚待提高,并给出具体的阅读建议:说是唐以后的诗文,虽则是好,但过分流畅,易失之轻滑;而唐以前的文字,朴茂古掘,有顿涩感,会对写字做画多有裨益——譬如可读《左传》、三曹及陶渊明等,尤其陶渊明是出意境的,可多背些篇章……
两位女士边吃红薯叶子蘸蒜汁,边跟我聊诗文书画,并嘱我马上给画家打电话交待此事。这顿晚餐吃得呀,也甚是有趣——女士们如此古道热肠,难道是浪漫的秋夜里喝了几杯红酒的缘故?
附:海月先生 《九月诗辑》
素食、半饱与裸睡
——写在海上桥之一
四十八岁,已
不再年轻
活在城里,多年
觉得腻歪了
那些人造的玩意
都显得虚假
空气里弥漫着
伧俗可耻的气息
不得已,近来
变身海月先生
笔耕不辍
让文字消磨自己
“锦绣”文字,撩拨
却不,拯救我
只想要个洞穴
素食、半饱并裸睡
(2016.09.13 晨)
秋虫、酸枣与雏菊
——写在海上桥之二
只在这个秋天
才听得秋虫呢哝
母亲说,你之
秋虫,其实
就是些蛐蛐儿
她久已洞悉世事
虫儿鸣时节
坡上,那些酸枣
挂在枝头,像
久远的记忆
摘下它,仿佛
又回到儿时
小径旁,开着些
烂漫的雏菊
似可爱精灵
轻叩我之心扉
我要采一些
送给最亲爱的人
(2016.09.14 晨)
洗 澡
想起昨日
经过公园时
广场舞大妈们
兴高采烈
隐隐的汗臭
有些呛鼻
夜色沉郁
穿过酒沲肉林
抽几支烟
说着些废话
曾几何时
也厌倦了自己
回到家里
还是洗个澡吧
以水为净
好好地冲刷
先把自己还原
然后,交给黑夜
(2016.09.26 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