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没有时间备课,所以,今天的化学课打算考试。但是又临时决定上课,因为明天有一节体育课,决定拿来考试用。所以,我就找到之前的课件,课前看了看,就这样开讲啦。我一直觉得我备课算不上认真,也没有什么套路,我备课就是把讲课的思路理顺,把知识点过一遍,以防自己有不会的地方。这种粗略的备课不好,但是,若是认真仔细的研究,有没有那么多的时间。
有谜语引入。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氧气。研究物质,主要研究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包括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问:什么是物质的物理性质?什么是物质的化学性质?(我现在不清楚,若是上课提问,之前学过的概念,大不上来的话,是否应该惩罚)
生答。
请观察图片,说出从图中能够看出的氧气的物理性质。【上课的时候,若是直接提问,学生会觉得有点措手不及。若是我先让同学们说出能够观察到的氧气的物理性质,如无色气态。然后在提问什么是物质的物理性质,这样的话,也许会更好。再由此引出什么是物质的化学性质】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体现的性质。下面,我们来研究一下这几个化学变化。
请观看碳在纯氧中燃烧的现象。发出明亮的白光,放出热量。那么请在回忆一下,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只是红热。
写出这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写文字表达式,要先找出反应物与生成物。反应物写在左边,生成物写在右边。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上面写出反应的条件。需要注意的是,燃烧指的是反应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条件应该写成点燃。
以此类推,分别研究氧气与铁、石蜡、磷、硫的反应。
将这几个反应板书出来。分析这几个文字表达式,总结出,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的概念。
(我是让学生观察这几个文字表达式,请他们说出这几个反应的共同点与不同点,然后引导得出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的概念。我觉得下次将以上几个反应分析完之后,直接让学生阅读,然后提问哪些反应是化合反应,哪些反应是氧化反应,然后由学生说出概念,这样的效果会更好 )
而今天的这节数学课,课前已经写过的题,上课的时候竟然,有一个点想不出来了,讲到这个地方的时候,下面的学生已经有气无力了,东歪西倒,正是我不会了,下面的学生喊了一句,那么卷子上的题少讲一道,这个时候,学生们瞬间来了精神。课堂上出现这样的失误确实不应该,但是,因为这个失误,算是找到了一个让学生兴奋的方法。有时候就是可以故意的出一些学生容易犯的错误,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