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从6月13日起,每天更新八回,希望自己能坚持。
越跟姜瑜一起交流,越发让我想起大一时光。
直到很多年后,我才想明白,我的内心,大概是想探寻对方的大一时光。
首先想起的是,刚刚过去的暑期社会实践。
和老李的熟识,也是因为这个暑假。
新州大学是一所以文科见长的,211、985重点建设的,综合型大学,学生活动丰富多彩,其中社会实践更是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每年5月,盛夏来临之际,从校团委、学生会到各院系分团委、学生会都会自发组织起来。
大一,热血青年欢乐多,我当然也特积极,带头组队参加活动。
这个团队,我起名为“龙鸣之队”,正好符合龙鸣校区拓荒者身份。
一共是8人,我、洛辰、小德、天翔,还有四个同班女生:来自河北顾颖、湖南柳梦帆、浙江东阳杜曦和江州太湖方草。
在感动中国三农人物提名奖获得者——大三学长陈嘉伟的指导下,我们团队很快确定了选题——农民视角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查研究的地点,选在改革开放发起的地方——凤阳县。
在凤阳县梨园村,我等一行感受到了,当年18户带头按红手印搞大包干,使得梨园村人们温饱得以解决,也开启了农村改革。如今,近30年过去了,梨园村依然没有像深圳那样由一个小渔村成长为大都市。
看看淳朴的农民,再想想自己,我顿感不虚此行,要倍加努力,方能有所作为。改变世界,都是从改变自己开始。
再加上,连日来的大雨倾盆,在这北方的乡下,我第一次感觉到孤独。
在小德的家中,第一个不眠之夜,我想到这里离郑小雨的家乡并不远,想给郑小雨发条信息,可是编好了之后,却又立刻删除了。
“嗨,睡了吗?你们团队怎么样啦?”正要睡之际,接到李晓萌发来一短信。
李晓萌,新闻学院的才女。我们是大一加入校学生会的相识的,但那个时候彼此并不熟悉,真正熟悉起来,是因为社团开会,不打不相识。
刚入学那会,李晓萌和我各自的社团为了搞活动,在食堂二楼开会,原本各自谁也不挨着谁,就为一张桌子的事情,两边理论起来,不打不相识,居然拌嘴、斗嘴,不曾想,却也成了好朋友。
“不怎么样啊,累屁了,起早贪黑发问卷,搞访谈,你们呢?”我在地铺转了个身,回复道。
“我们呀,差不多啦,对了,我们在宿县的一个矿区呢,调查矿区安全问题,你们在哪啊?”李晓萌问我。
“我们在凤阳呢,离你们那估计得有千里之遥吧,哈哈”。
“也没有吧,挺近的啊”。
就这样,连续几天,我和李晓萌每天晚间相互汇报、督促实践活动进展,分析情况,有说有笑,有时候也打打电话,好哥们就是这样炼成的。
在生产队,看到一户老婆婆,一家一年收入不足5000元。顾颖她们几个女生更是哭的稀里哗啦。
这龙鸣之队的成员,除了小德,几乎都是第一次见到北方的农村,当然也包括我。
农村真穷、农民真苦、农业真危险。切肤之体会。
梨园村的现状,18个红手印让大家吃饱饭。
一周的实践结束了,我也回到家乡宁江。
在回宁江的路上,我跟李晓萌一直在聊短信。
堂妹洛馨也从上海回到老家。
当我把这段旅程告诉洛馨时,这丫头来了一句,“暑期实践艰辛,归来仍是少年,加油!”
除了李晓萌,我能够想起的,最多的是郑小雨。
对郑小雨和那段初恋却久久不能忘怀。
每每想起那段和郑小雨短暂初恋,心情像是被淋了一场大雨。
青春不正是一场大雨吗?纵使感冒了,谁都想再来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