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年休本不打算出去的,可想到一年只有这宝贵的五天,趁年轻还是多出去走走吧,就当拓展自己的眼界和格局。
从兰州出发一路向北,700公里,整整十二小时,但沿途风景很美,途中穿越母亲河,祁连山下红色的、绿色的羊群,冷龙岭八百米秋色长廊。忽然只见那远处白雪皑皑的雪山映入眼帘,一时间,四下呼声连连“哇”大家匆忙举起手机捕拍这沿途的美景。大家似乎已经忘记高原带来的耳鸣、腹胀,寒冷。夜晚到达张掖。张掖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是古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素有“金张掖”之称。到达酒店后我们吃了当地的搓鱼面,一碗奇怪的面汤一碗奇怪的面一盘土豆丝,端上来的时候一脸懵,不知该如何下手。好在没有点那炒拨拉,询问度娘那分明就是羊杂碎。
张掖出发前往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马蹄寺是集祁连风光、石窟艺术、裕固族风情为一体的旅游区,它被称为“墙壁上的殿堂”是河西走廊三大艺术石窟之一。始建于北凉,起初是汉传佛教寺院,后为藏传佛教寺院。普光寺内的三十三天洞,太高太陡太险太窄,一路真的是手脚并用才能爬上去。晌午过后到达“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七彩丹霞,这里的地貌是全裸的,有种天然去雕饰的美,一眼七彩丹霞,天下群山无色。远观山峦,仿佛是上帝打翻了颜料盘。我们几个在这里拍了抖音,引来无数游客的围观。
从嘉峪关出发到额济纳旗,一路都是戈壁,寸草不生,荒无人烟,途中经过唯一的镇子,鼎新镇。这里的厕所是个宝啊,收费十块。在巴丹吉林沙漠西北部有个古老的城池黑水古城,它在西夏,元代最为鼎盛。站在黑水新城墙上远远望到一条蜿蜒的弱水旁有大片的沙漠活化石胡杨。古老的城池里只剩下断壁残垣,唯一的佛塔塔身裂痕斑斑。这里的大风伴着流沙肆虐,即使戴着太阳镜、口罩、纱巾、帽子,依然阻挡不了细小的沙子钻入眼睛。在这里骑骆驼是必不可少的,一圈下来我心疼它们。怪树林,远远望去一片陈尸遍野,像经过一场殊死恶战。关于怪树林有个传说。苍凉的“怪树林”,据说是黑将军及众将士不死的灵魂所在。相传,当年黑城有一个守将名哈拉巴特尔(即黑将军),此人英勇善战,威名远扬。后来,有大兵进犯功城,来兵把河水截断,黑将军在既无援兵,又无饮水的困境中,率兵突围。出战前,黑将军将70多车金银财宝和一顶镇城之宝—西夏皇冠全部投入城内的枯井中。为了不使亲情骨肉遭受入侵者蹂躏,黑将军把自己的一双儿女推倒井里,封土填埋。黑将军带领士卒冲出城外,一路拼杀,最后战死在离城西不远的怪树林。漫步在怪树林里,满目疮痍,行状千姿百态,有的被割去头颅,有的斩腰断臂,累累尸骨,横七竖八,令人望而生畏。这里的日落有种“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气势。
欣赏完日落,接下来该欣赏居延海的日出了。早上五点半出发,抵达三号观景台发现已经有摄影爱好者早早支好三脚架寻找最佳拍摄点。直到7点多,水面的上空像披了一层薄薄的轻纱,海的另一边,地平线的上空,渐渐发蓝发亮。天边,渐有淡淡晨光,缓行上移,将原本墨蓝沉寂的天空逐渐掺入淀蓝、澄蓝、粉蓝,而后,便有了淡黄、橙黄与金黄,红日,已然跃跃欲出。一轮红日从海底跳出,冉冉升起,大半个天空倾刻像变魔术般地被染红了。此刻,咔嚓声,惊叹声,鸟鸣声声声入耳,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表情。一时间,不知是为这精彩的一瞬,还是多时的守望。人生便是如此奇妙,甘为那转瞬之美,不辞辛劳,或许真正让我们感动的,并非刹那间。
上午我们来到了期盼已久的额济纳旗胡杨林,果然不出所料,树叶已大部分凋落,河水已经干涸。只能凭想象力想象那美景了。树干有树干的美,善于发现美才是生活的艺术家。不过依然有几颗胡杨是金黄的。还是很不错的。
观赏完胡杨林来到了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导游一路讲解从地理位置到每一砖每一瓦都有它的意义,还有很多典故,比如定城砖,击石燕鸣,山羊驮砖,仿佛就是一本活脱脱的孙子兵法。不得不感叹古代人类的智慧。
此次旅行最大的遗憾是没有去甘肃博物馆,那里的设备在检修。旅行就是为了了解当地的风土民情嘛,而博物馆就是最好的选择!
有人说旅行的意义是从自己活腻的地方再到别人活腻的地方,初见很感慨,此次出来,让我觉得它的意义在于跳出乏味的日常,给心灵放个假,换一个焦点,看看当地的风土民情,然后再回到乏味的日常中。此时此刻想念家乡,好想立马回去喝一碗暖胃的小米粥。我很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我热爱我的生活,我的工作,一点也不觉得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