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无法逃脱平庸的命运,因为他们畏惧失败,抗拒学习与成长,过分关注如何打败别人,追求的只是金钱和头衔。如果我们能够选择进步而不是平庸,选择学习而不是娱乐,选择你想要的,而不是别人想要的,成就功会像你自身具备磁场一样跑向你。
----【书朋捡话】
积硅步,至千里,日复一日,静待花开~
【每天推荐一本书】第2105天
又是美好的一天。
今天,朋朋推荐的这本书是:
【2024】《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第13版》
作者:[美] 保罗·海恩
(Paul Heyne, 1931—2000)
美国芝加哥大学伦理学与社会学博士、华盛顿大学经济系教授。专业研究领域为经济学史和经济系统论理学批评。大学本科经济学教育的改革者,终生致力于改变僵化刻板的经济学教学方式。海恩仅在华盛顿大学就教过15000名学生,学者评价他在25年间对美国经济学教学的贡献首屈一指。
首先是本书的内容简介:
下顿饭吃什么?每个月存多少钱?该考研还是找工作?你的每一次消费决定,每一个人生选择,都离不开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本书是一本出版50年、迄今已更新13版仍长销不衰的经济学通识经典。全书共分16个章节,从对广义的人类活动的观察开始,重新描述社会协作的重要性,讲述了经济学的思维方式通过怎样的机制促进社会协作、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它将需求、稀缺、比较优势、成本与选择等经济学的概念引入生活,让日常例子充满了经济学的智慧。
本书改变了传统经济学课程以概念、术语、公式为主的讲述方式,而是将“经济学”作为一种思维方式,侧重于培养普通人在社会大分工中养成理性、优化的思维方式,使读者发现,经济学不是殿堂学问,而是一套可实实在在应用于生活的朴素原理。每个人日常的大多数问题,都可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来解释和解决。它是一副思维工具,一个框架,一部坚固、优美、科学、稳定的脚手架,用来帮助我们建立起更好的价值观,于社会和个人福祉的增长都大有裨益。
自初版以来,本书便是经济学通识教育的经典之选。它所传达的思维方式,当然也有助于每个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接下来看书评:
①
一本很好的经济学入门教程,学习了很多经济现象背后的原理,真是万物皆可经济学啊。我原来一直不理解“存在即合理” 读完这本理顺了。 这是一本非常适合文科生或者说普通人阅读的经济学入门书。 我以前以为经济学研究的是钱,现在才知道经济学研究的是人的行为,解释人的行为。
②
从去年读曼昆的《微观经济学教程》以来,就一直对经济学特感兴趣。无论是看《大明王朝1566》还是《雍正王朝》,第一集就是在算账。经济学其实就是一个研究人做选择的学科,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我们做的每一个选择都有其成本,获得一样东西总是要放弃另一样东西。沉没成本、边际效应的概念给我印象深刻,前者告诉我要一直往前看,莫回头,没有毫无替代品的东西;后者教导我要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一个人想要“成长”就要做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的事。此外,经济系统是复杂的,但也是简单的,复杂到置身其中的人们会考虑经济之外的各种因素,简单到大部分时候人们可以自发形成某种秩序。经济增长的三要素是人,资源,制度,放到个体身上就是要努力提升自己,增加自身的财富,并选择适合自己的“游戏规则”。不管选择哪条路,最终的决定权在自己手中。
③
经济学是观察社会经济活动,用逻辑和思考来解释,所以思维方式很重要️深入观察和直击本质是研究经济学的关键。
关于这本书,就介绍到这儿
最后是这本书其他的一些重要信息:
【原作名】The Economic Way of Thinking
【ISBN号】978-7-5339-7056-7
【中图法分类号】F011
【主题词】经济学-方法论-研究
我们,明天见~
。。关注朋朋,遇见好书、遇见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