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人一直想写长文,喊了不少口号了很多计划,却迟迟没有写出一篇文章。
这是因为惧怕开始,不知如何下笔,开头很难。
那么,我们不妨试试从这3点技巧,突破下笔难的问题。
01、不找借口,立刻行动
不为失败找理由,只为成功找方法!
一个人计划做一件事,想了无数次,但就是难开始,刷微博,看视频,总用这些事情来拖延,反而感觉很忙,时间很快消失。
其实我们可以找方法,比如,在等车的时候思考文章的逻辑关系,梳理脉络,搭建框架。
开会的间隙、堵车的时候,就会有5分钟的碎片时间,可以用来琢磨素材,寻找案例。
看看书,找相关文章,分析文章逻辑框架,构思和总结。
也可以写随笔,记录金句积累写作素材。
切换心境,让脑子放空,灵感自己就会来。
所有这些动作,都是为开始写文章做准备,只有动起来,才能真正的进入写作状态。
不要拖延,不找借口,拿到选题立即行动。
02、降低预期
对于一个写作者来说,写作预期都很高,往往这种过高的预期,限制了大胆的创作欲望。
其实,不必紧张和焦虑,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动笔前,准备好。
如果写一篇文章,从哪个观点出发,选择什么角度,又要表达什么道理,提供什么价值……
这种对于完美的追求,反而也是一种枷锁,最后时间过去了,却连一段话都没有写出来。
03、刻意练习
不纠结:不管写的好与坏,你只管去写,先完成再完美。纠结太多反而会浪费写作时间;
不停止:开始了就不要停下,除非你已经写完,或是到时间;不然写到一半就去检查,写的不合适又要修改,修来改去,断了思路,失去了灵感。
所以,先不要理会,不管是错别字、标点符号、逻辑通顺,都等写完之后再去看。
动笔写,才是硬道理,尤其是写超过两千字的文章,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写作的过程,也是沉静、思考和凝练的过程,躲开人群,抬头看到明月当头。
写出来,才是关键!
改是后话!如何修改?
如果书面语言表达不够精炼,把多余的废话去掉;字词句,标点统统过一遍,要大声去读,不饶口,顺畅,便是精练。
如果是人物文,描写人物性格,刻画人物形象,心理描写要生动,把不够生动的画面
做删减。
如果文章叙述不够具体细致,就要着墨于细节描写,最重要的细节不能错过。把重要细节都加上。
技巧是要运用的,写作是要动笔的,刻意练习,用心学习,好文章一定会写出来。
你或许正想渴望表达,那就从此刻开始,坐下来直接动笔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