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引用
信息与事实
复习全篇内容的语调,主要体会:
1) 哪些地方需要重读,哪些地方需要升调或降调。发现一个小规律,下面文章中好多陈述句都是在动词位置重读并声调,然后在句子结尾处降调。所以陈述句并不是简单地降调,而是先升调再降调。
2)陈述句并不是简单地先升调再降调,特别是对于结构复杂地长句。对于长句,要注意划分词群,然后区分重读词汇,升调和降调一般是在重读位置前后出现的,下面给出一个例子:
我把这个句子划分为四个词群,However,a new Japanese study,questions the usefulness of, month-to-mouth breathing. 语调升降共有两次,都是先升调再降调。这里划分词群的依据就是依据句子的停顿和词汇之间的关系紧密程度,例如however是表达转折,它需要重读也需要停顿,a new Japanese study这也是一个词群,重读词汇是new Japanese study,这三个词都传达实质信息需要重读;questions the usefulness of 这个词群中questions 是动词,后面连接状语从句,所以questions需要重读,the usefulness of 之后还有后继内容,所以这个词群是升调。另外在听原音时发现动词之前一般都要停顿,这应该是为了后面动词的重读做准备。
这样的划分方法是我自己在复习时想到的,目前不确定是否科学,但这样划分后确实让我快速地模仿原音中地重读、停顿、升降调。
感受与评价
这两天都在回味课程上讲解的语调问题,同时也认真听原音进行模仿,特别是注意:升降调,重读,停顿位置。这三点一起组成了英语句子地节奏和乐律,练习了一个多小时,感觉节奏上基本能跟上原文,虽然重读和语调还无法完全模仿,但至少能保证停顿位置和重读词汇正确,升降调基本正确。在学习的开始,还没有掌握原理的时候,模仿就是最好的学习方法,不要纠结为什么先做起来,等跟上节奏后,再停下来思考下模仿的方式是否正确,对比模仿与原文之间的差异,思考差异的原音并进行纠正,然后继续模仿,....... 这样循环往复才能有所收获,我不是一个聪明的人,但我愿意坚持,盘旋路难免有所重复,但至少是螺旋向上,所以我会继续坚持下去。
统计练习时间
2019/1/21 共学习2.0 h
复习原材料:1.0h
扩展学习:0.5
记录与总结: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