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接触“正面管教”这几个字是在这学期开学后不久的一个晚上。那时,上五年级的儿子逃课,班主任周老师就带我去参加了正面管教家长课堂。虽然只有一个多小时,很多东西讲到我心里去了,触动了一个从来对小孩的教育不在乎的妈妈的心,想进一步了解,可回到家就受到了家人的打击,最主要是自己不够坚定,没勇气,就没把这事放心上。 我是个非常不称职的妈妈,三个孩子从出生到现在,我基本没操过心,也不用考虑怎样教育小孩,更不懂原来教育小孩是有方式方法的。直到最近面临了一个大挑战,儿子又不愿上学了,这次是连续几天,同时说不喜欢妈妈,不理我,把我手机藏起来,在我衣服裤子上搞小动作等等。我替他向周老师请假并说明原因,周老师建议我马上去学正面管教无论有什么课都挤进去,同时咨询邓老师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第二天刚好有个两天的基础班,我在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学了一天半。通过这次学习,虽然还是云里雾里,理不出头绪,但让我对正面管教有了初步了解,同时现面临的挑战都对号入坐。明白了孩子出现的种种问题的背后都是家长的问题,只要我们换一种方式去跟孩子沟通,好好地运用和践行正面管教的工具,挑战就不是挑战了。虽知道了原理,但应用就棘手了,不知从何用起,怎么用一大堆问题困扰着我。 在家也偿试了几次,怎么没效果。 后来经过跟邓老师沟通后,就按邓老师教我的一回到家里就给儿子一个拥抱然后亲一下,下午找了个合适的时机我蹲下来轻言轻语说:“宝贝,这几天妈妈很难过,是由于妈妈看到你这几天不开心,有可能是妈妈和奶奶某些方面没有顾及到你的感受,真的对不起。”一开始无论我讲都没反应,晚上突然问我:“妈妈什么时候去上学。”我吃了一惊,只是换了一种说话的方式就有不同的效果,我马上明白了,之前用的传统的方式怎么无效。我们都是用命令的口气,同时从来都不在乎儿子的感受,马上我又想到邓老师教我的,“宝贝,你想什么时候上学就什么时候上学,你想好了就告诉妈妈。”同时拥抱了他。这就是共情。 特别是今天,邓老师力推了《行之有效的正面管教工具》,里面讲到试图换一种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去与孩子沟通并达成共识,从作者提供的案例来看,我感觉有很多都发生在我身上,而我用的是传统方法,书中有些方法在以前也有用到,只是没有整理成工具而己,想不到之前也会用到正面管教。 书中,正是基于正面管教的方法,针对孩子和妈妈的亲身经历进行分析,总结了12种正面管教的工具。这些工具肯定会对很多家庭受益匪浅。我更会一一地去实践应用到我的家庭,社区。 看过一个观点,父母对孩子的爱是自私的,有时甚至会变成以强凌弱,反而是孩子对父母的爱和依赖是无条件的,当我们面对孩子情绪失控时,当我们指责甚至是辱骂孩子时,当我们看到孩子不听话打孩子时,有真正了解孩子的真实心里吗?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吗,是否有考虑换个角度,换一种方式沟通呢? 书中讲到的十二种工具,是告诉我们父母和孩子是站在同等位置去沟通而不再是按传统的命令式去沟通,我们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父母,孩子也不仅仅是个孩子,他是个有灵魂,有思想,有自主意识可以进行选择的独立个体。不论是成功还是挫折,孩子才是主角,父母不是。我们只有放下自己的感受,去体会孩子的感受。通过自己的细心观察,指出孩子值得鼓励和表扬的事实,就是让孩子做“主角”。而不是整天盯着孩子的不足和缺陷。这样父母和孩子之间就达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平等。 换一种方式去跟孩子沟通,就是让我们改变自己。从序中简、尼尔森博士提到,拒绝旧方式,接纳新方式,是全世界存在的普遍经历。这一点就不难看出现代社会,不论是在西方国家还里中国,对于幼儿正在经历着改变。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做好自己从而影响周围人。对教育孩子的方式一定要改变,改变自己的过去,迎接全新的自己。 为了家庭,为了孩子能健康快乐成长,请换一种方式去跟孩子沟通吧!
换一种方式去跟孩子沟通一读《行之有效的正面管教工具》心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 “管教”这个词常常被误用。很多人把“管教”和“惩罚”划等号,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