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过完年,身边总有朋友说又吃胖了,从现在起一定要抵制美食的诱惑,下定决心要减肥。网上也流行这样一种说法:“三月不减肥,四月徒伤悲,五月路人雷,六月男友没,七月被晒黑,八月待室内,九月更加肥!十月相亲累,十一月无人陪,十二月无三围,一月肉更肥,二月不知谁。”
很多减肥者都有这样的经历:下定决心抵制美食诱惑,好不容易瘦了几斤,一旦停止节食,体重很快就会反弹回来,甚至比原来还重一点。例如美国著名脱口秀主持人奥普拉·温弗瑞,她曾经尝试低卡路里减肥法,在短短几个月内从168斤减到了108斤,但不到一年为什么又回到了168斤。
为什么人们节食减肥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呢?
人一旦挨饿,就很容易改变处理食物的方式。当人们开始节食后,以前随时可以吃到的美食现在却不得不拼命克制需求,这样一来节食者对食物的欲望反而会变得更加强烈,整天想的都是食物,甚至会产生幻想。当一个人的注意力只集中到一件事情——与节食有关的种种顾虑,整日只想着这些顾虑时,节食者的表现会更加糟糕,如心情烦躁、易激惹、行为懒散、难以专注等。对于节食者来说,他吃得少了,只有减少活动才能不断积蓄身体所需的能量。试想,一个经历过饥荒时代的人,突然看到很多食物他会怎么做?肯定是拼命地吃。同样,当一个人减肥成功后,他结束了“饥荒”的时代,会毫不犹豫地开始继续“狂吃”。饥荒和狂吃的恶性循环也就决定了节食减肥注定会失败的。
如何避免这种恶性循环呢?
1、改变错误认知
人们为什么要节食减肥?
很多人认为胖人吃得太多。事实并非如此。很多研究发现,胖人每天所摄入的卡路里并不比瘦人多。对此我也深有体会,我爸爸妈妈就是这样。爸爸每天吃得很多却不胖,妈妈每天吃得不多却一直瘦不下来,现在她晚上基本不吃饭,但还是很胖。因此,说“胖人只需要改变饮食习惯就会瘦下来”的说辞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完全是谎言。生活中有太多饮食正常却肥胖的人。
还有很多人认为减肥失败是因为胖人的意志力薄弱?我们看到身边有不少人可以在几个月甚至几周之内瘦下来,但多数人减肥之后又很快反弹回来。这不是因为他们坚持的不够,其实是他们的身体需要维持自然的体重,不允许他去改变它。你越想瘦下来,你的身体就会越顽强地反抗节食。体重很大一部分其实是由遗传决定的,和你节不节食没有必然关系。
2、接纳自己
一个人否认、改变自己的体形其实是不接纳自己的表现之一。认为自己不够苗条、不够漂亮、不够帅气,觉得肥胖是可耻的、无能的“代表”,由此表现出种种不自信,如穿衣打扮的不自信、工作的不自信、人际交往的不自信等等。更为可怕的是,有的人将所有不自信归因为自己的“肥胖”,这是非常致命的打击。当认为肥胖是不自信的根源,而自己又屡次减肥失败的话,这个人很容易产生“习得性无助”,认为自己无论做什么都是一个失败者,自己的生活是昏暗的、没有希望的,看不到前途的。积极心理学之父塞里格曼对“习得性无助”进行研究时发现,陷入“习得性无助”的狗狗们会放弃任何努力和尝试,即使它轻松一跳就可以改变被电击的命运它也不会去尝试。人类同样如此。当一个人对自己失去信心时,同样会放弃努力和尝试。因此,肥胖者要学会接纳自己,接纳自己意味着接受自己的长相、体形、情绪等。香港著名影视明星“沈殿霞”胖乎乎的非常可爱,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小肥肥”。沈殿霞没有天天想着要减肥,而是欣然接纳自己肥胖的身体,事实也证明,肥胖并没有影响她事业发展。
3、寻找平衡点
说这些并非鼓励大家肥胖,而是要学会接受事实,改变一些错误的认知。如果你无论如何还是想瘦下来的话,我提出第三个建议:寻找饮食与消耗的平衡点。在减肥时,如果你一心只想着节食,对食物的欲望反而会更加强烈。但是,如果你能够找到一个平衡点,让你既可以像以前一样吃喝,又可以变得更健康苗条,那么就可以大大减少节食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多种方法可以尝试,如果你喜欢打蓝球,每周可约朋友打两到三次的蓝球;如果你喜欢游泳,可以尝试多游泳几次;如果你喜欢爬山,不妨每周末到效外登高……学会在饮食与消耗间找到内在平衡,愉快而安心地享受美食。如果你找到了这个平衡点,经常运动,却发现你的体重依然没有降下来,请相信:这是你最好的状态,接受它!你的身体不希望你太胖或太瘦。
每个人都有自然的体重,当你的身体喊叫着“我饿了”,减缓新陈代谢的速度、感觉无力、储存脂肪,迷恋食物的时候,便是你的身体在保卫你的自然体重。自然体重会阻止你变得太胖或太瘦。当你长时间吃得太多的时候,保卫机制就会被激活,使你的体重很难继续增加。
了解了这些,你还要喊着要减肥吗?
参考书目:
《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