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人:京霞
打卡开始于2023.8.29
打卡第61天
打卡内容:27-30页
打卡30分钟
【思考】读过本文,感觉写的挺扎实,就是选取了我们比较熟悉的一个地理概念“湖泊”来进行深度学习。对湖泊的概念解析,说实话我几乎从没有细致说过,本文对此讲了两个关键词:洼地,水体收入>支出。另外把“前概念”资源化,前概念这个词头一次见,其实也就是学生或多或少或对或错的从前认知,将其与实际概念想联系,便于理解。
2.湖泊分类时使用了很好的方法:视觉化示意图,形象具体,将图文转化应用的很好。
3.概念结构化需要在讲授时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来本节的框架脉络,从内涵到外延,再到演变和联系,层层深入,但是在演变时感觉稍微有点仓促就过了,还可以更细致一些。
4. 茶卡盐湖的案例是对湖泊概念的一个意义化应用,从其演变史进行分析,再由时间顺序进行开发模式的转变分析,用问题链的形式来进行真实情境的应用和问题的解决。
这个湖泊微专题原来我自己做过,基本就是把湖泊的基础知识给孩子们讲一遍,做几个高考题就算了,实际上我认为现在应该用一个情境展开多个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比如贝加尔湖的形成过程及开发,比如五大连池的形成。
(来自网络)五大连池形成:
堰塞湖是指由火山熔岩流、冰川活动、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堵塞河床,河流上游排水受阻进而水位上升形成的湖泊。随着堰塞湖的形成及水位的不断上升,湖水最终会溢出,因堰塞体的物质组成比较松散,容易溃坝导致湖水倾泻而下,对下游产生巨大威胁,因此需要及时对堰塞湖进行检测和预警,必要时需要人为排险。火山熔岩流堰塞湖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如黑龙江的镜泊湖和五大连池,五大连池是由1719~1721年的火山喷发而形成,喷溢的玄武岩熔岩流阻塞了纳谟尔河支流--白河的河道,河流受阻而形成念珠状的五个相互连接的湖泊。
可以设置问题链:堰塞湖的成因——堰塞湖的危害——堰塞湖的治理——分析五大连池的形成过程——五大连池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