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是大问题,我向来提倡养老规划要趁早,养老要多渠道准备,要多准备些存款。但我的这些观点也受到一部分人的质疑。
在养老观点上,我被朋友狠狠“怼”了一回
这不,前两天我就被人狠狠的“怼”了一次。我的一个朋友和我同龄,刚过40岁,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和他聊起了养老、存款等话题,结果这位朋友毫不留情地对我说:“你说的这些都是最简单的道理,是个人都知道,但关键的是,怎样能攒到钱。就拿我来说吧,一个月工资就4000元钱,要养家,孩子上学要钱,老人病了要钱,我现在不欠债就很好了,怎么攒钱?”
对于养老,他更是显得不耐烦:“一个月就挣这么点钱,我当然知道如果老了,有一笔存款会过得更舒适,但我能过了眼前的关口就很好了,真的不敢想攒钱的事,至于养老就看天意了,如果到时国家政策好,我就算走运,如果政策不好,就过一天算一天了。”
我听出了他语气中的无奈和一点点愤怒,我对他说:“攒钱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难,你也不必着急,你回去后把你的家庭支出账单理一理,我看看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过了两天,我的朋友真拿着他的账单来找我了,从他的账单我看得出他梳理的很仔细,连每一笔小开支也都记录在案。看着账单,我不仅好奇,如果有这么好的记账习惯,财务状况应该不至于如此糟糕啊?
他对我说,账是他老婆记的,他老婆一直有记账的习惯,但记了这么久的账,经济状况却始终没有什么改变。我仔细看了看他的账单,如果但从账面看,似乎没有太大的问题。
小账单中有大玄妙
他的家庭收支大体情况如下:朋友月薪4000元,他的妻子月薪3000元,两人加在一起7000元的月薪,住房和汽车是以前全款购买的,没有房贷和车贷。像这样的情况在四线城市来说,应该没有太大压力。但深入一分析,问题就浮出水面了。
第一个问题,是孩子的教育开支偏高。他家的教育支出却高达2000元。已经快接近家庭收入的三分之一,仔细看一看:课后班饭班500元,兴趣班2个400元,补习班3个,分别是奥数、英语和语文,加起来1000元,还有其他学校交的书费、学习资料、课外读物差不多100元。
第二个问,是车辆支出偏高。他的车我知道,是一辆大排量SUV,他列车的账单中,每月仅油费就达到500元,再加上偶尔得停车费,把年度车辆修理、洗车保养、磨损、违章分摊到每个月之中,加在一起差不多要800元左右。
我向他询问,他说他就喜欢SUV,当初不顾家人反对买了这台车,开上之后他也感觉到确实十分费油,根据他的估算,每月车辆的开支确实要达到800元左右。
如果你无法增加收入,至少要控制你的支出
之后我们俩就他的家庭开支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刚一开始,他据理力争,认为这些开支都是必不可少的,总不能苦了孩子,总不能矮了自己的面子等等。我问他,你能更多的增加你的收入吗?他回答,暂时不能,我对他说,那你至少要控制你的支出。
在我对他讲了如下的话以后,他最终改变了他的看法:
一、开支要有计划,要量入为出。我们居家过日子,几乎很少有像企业一样做预算的,每月该花多少钱也从来不提前考虑,通常都是想到买什么就没什么。但我们需不需要做预算呢?答案是需要,虽然并不一定做的十分详细,但基本的框架要有。比如,家庭收入是每月7000元,每月的花销要有个大体的限度,比如是4500元,每月的储蓄金额也要有一个大致的数额,比如是2000元,剩余的500元可以机动使用。
二、要杜绝无效开支、攀比开支。在很多人开来,个人家庭的开支都是非常必要的,少了哪一项都不行,但事实当真如此吗?就以教育开支来讲,2000元在同类家庭中可能不算是最多的,但已经超出了他的承担能力,因为教育开支2000元,直接导致储蓄为零。
也正是盲目消费的习惯一点点偷走你的存款。有的朋友会说,难道别人家的孩子都补课,我们家的孩子不补课?其实,这就是陷入了攀比消费的陷阱,就好比非要买一台SUV,可能更多的不是出于车辆性能的需要,仅仅是为了要面子,但这个面子让你每月支出800元钱。
其实我们消费,都是希望能够得到一定的满足,当消费金额和满足感成正比,那消费就是值得的。但我们看一看目前很多的教育消费真的让我们获得什么了吗?你每月花上千元让孩子补课,孩子的成绩提高了多少。如果想的长远一些,这些花销给孩子未来带来了什么?
我就曾见过,一个同事为了孩子高考考个好成绩,仅高三一年花费的补课费、租房费就高达八、九万元,但可惜的是孩子成绩没有多大的提高,最后只是考上了一所普通的大学,与他们之前的预期有很大出入。
为孩子教育消费本没有错,但如果不考虑成本就是盲目消费。如果你的孩子英语成绩只有70分,通过给孩子补课,每月花2000元,补了半年,花费12000元,孩子的成绩上升到90分,这笔支出虽多,但是是有效的。如果同样的花费,孩子的成绩从70分上升到75分,你认为这笔钱花的值得吗?
现在很多家长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送孩子补课上,但对孩子补课的效果却不闻不问,图的可能只是一种心安、一种自我慰藉,但不得不说,这种心理慰藉的代价确实有些大,甚至牺牲掉的是我们晚年的幸福,换来的是儿女过大的压力。
所以任何开支花销都要计算成本,除非你不差钱,想怎么花都可以。但如果你连自己未来的养老问题都没有考虑,把所有的钱都花在孩子教育上,不但起不到什么效果,可能还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压力。所以,最好的办法是量入为出,既不把压力全部传导给孩子,又能计划好个人的老年生活,这样岂不是更好吗?
从另一个角度看,我们自己的晚年生活都规划不好,还要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让孩子承担养老的压力,我们还有什么资格要求孩子必须怎样怎样呢?
所以,不是你存不住钱,而只是因为你对个人的收支情况没有一个系统的把握,只要我们把收支把握好,我们就可以有储蓄,也有可能过上一个安稳舒适的晚年,但愿我的话能够带给您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