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0多年前,在几乎没有现代科学知识的背景下,佛陀释迦摩尼通过冥修对人性根本状况进行了深刻洞察,提出的道德主张、精神追求,当用现代科学对人脑的认识和进化心理学去审视佛学也是合情合理。
今天分享《洞见》,这本书打开人类的认知真相,是现代进化理论与佛学的碰撞与交融。
门的另一侧世界比我们熟悉的世界更加真实,通过正念自控,我们可以真正体验到世界的本原之美。
我们的主观判断有两大倾向:一个是“贪”,希望把好的东西占为己有。一个是“嗔”,希望远离不好的东西。因为“贪”和“嗔”我们无法客观看待世间万物,这就形成了“痴”。
佛陀认为,真正的自我是剥离一切受外在影响的身体、情感、意识之后的稳定、纯粹的意识。
关于人类的5大认知真相:
第一,我们的快乐是基因设计的,基因的设定就是不满足(众生皆苦)。
第二,快乐和烦恼都是“错觉”(无我)。
第三,人本质上是由感觉驱动的。自然选择为大脑提供了7个思想模块,每个模块都可以暂时接管大脑,轮流坐庄(无常)。
第四,我们无法客观看待世间万物,自然选择要求我们对周围的事物赋予内涵,我们一直是带着有色眼镜观察世界(色即是空)。
第五,大脑模块的工作方式都是感情,我们的所有决策都是从感情开始以感情结束,通过冥修,我们能够从烦恼和苦中解脱出来(正念自控)。
当心灵处于纯粹状态时,我们就能触及事物的本质,能够拥有更明的远见,能够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