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火的电视剧《欢乐颂2》中有一个情节是应勤发现小邱不是处女之后愤然离场,要和小邱坚决分手。对此22楼的三个女生有不同的反应。
小曲直接扑上去对应勤又打又骂,这种方法最大的好处比较解气,一个把是不是处女作为恋爱、结婚的最重要的指标确实很过分,但小曲的做法对解决问题于是无补。
樊姐找应勤聊天,动之以情,说了很多两个人很配啊,邱莹莹对应勤有多在乎,可是却被应勤一句“你和一个陌生男人在路上谈婚前性行为,你不觉得害臊吗”噎的半死。
后来安迪终于看不下邱莹莹生病,折腾半死还对应勤念念不忘,决定帮她,写了一封惊为天人的邮件:
“ 一、有一种人,他们注重节操,但他们只苛求别人,自己却无所不为,古往今来这种心口不一的伪君子不少,必须鄙视。
二、另有一种人,他们注重节操,他们严于律己,也以此为条件寻找配偶,他们的知行合一,我认为这可以看为一种信仰,对于信仰我无以臧否,尊重选择。
三、我原以为你是一,今早的现象表明你可能是二。如果我猜测得不错,说明我原先对你态度有错,我向你道歉。你可以索要合理的赔偿。
三、我原以为你是一,今早的现象表明你可能是二。如果我猜测得不错,说明我原先对你态度有错,我向你道歉。你可以索要合理的赔偿。
四、我的错误在于想当然,因为在当今世上,遇见一的概率极大,而遇见二的概率接近于零。当然,我这么说并非为自己找理由,提出四并非否定三。
五、因为四,可以推测你在接触小邱之时,也犯了想当然的错误。你凭地域接近,凭相处态度断定小邱是严格的二。
因此,未于接触之初,声明你的信仰,导致小邱付出感情,感情受伤严重。既然是你的错误,导致小邱感情受伤,你得向小邱道歉。
六、因为遇见二的概率接近于零,因此小邱与你接触之初,不必声明她的所有背景,在你未声明你是二之前,小邱只可能以普遍的态度对待你。
相信你也在这段感情交往中受伤,但小邱不必为她不是二而向你道歉。你指责小邱不是二,甚至隐瞒不是二的事实,此行为有逻辑错误,你得继续向小邱道歉。
七、如果你是严格的二,你对人对己应有相同的处世态度。请参考三,严肃思考五、六。如果你否定五、六,便等于否定你是二,你属于一。那么以上三、四、五、六作废。
八、欢迎你来电声张三。我不监督与要求你就五、六对我表态。
九、欢迎辩驳与补充。”
就是这封邮件,应勤看完后马上打电话过来给邱莹莹道歉,这封安迪自己说是强词夺理,邱莹莹也怀疑其结果的邮件为什么让应勤主动道歉呢?
这就到了我们今天的关键地方。萨提亚家庭教育中根据人在冲突和压力情境中的行为和反应,把人分为五种:讨好者、指责者、超理智者、打岔者、一致性者。而安迪和应勤之间的交流就是超理智者的经典对决。
超理智者这种人多有一个聪明的大脑,善于摆事实,讲故事,按照理论、逻辑、数据来做出判断,而不是感情,唯恐别人发现他们的真实情感,他们尽可能给人以一种毫无感情的印象。超理智的沟通模式忽略自己和他人的价值。表现得超理智意味着仅仅关注环境背景,并且通常仅限于数据和逻辑水平。应勤作为一个计算机程序员,平时的工作中需要强大的逻辑性来保证编程的可靠合理性,同样他用这种的思考方式来对待自己的生活,所以樊姐的情感共鸣对他来说是外星信号,没法接受。而安迪曾经也是超理智者的典型代表,工作严谨冷酷,相信数字和推理,当她用此信号和应勤对接的时候则属于同一频道。
超理智者在解决工作问题确实有很大的益处。安迪的工作很优秀,应勤虽然是IT民工,但是收入良好,自己也很喜欢。但如果在生活中也使用超理智的状态则会问题百出。就像前面说到的,在生活中,或者感情里,如果你指从逻辑出发,那么你会死的很惨。应勤最后接受了安迪的建议向邱莹莹道歉并买机票,但还是觉得处女情节是不能过的关执意分手,可是内心的情感却又很波动。所以才会在和安迪碰面的时候说你想用强大的逻辑说服我吗。安迪说不是,是你想让我说服你。超理智者可能从大脑中已经有了答案,可是内心却又无法同频,所以后面即使应勤找了个处女的未婚妻依旧又跑回来偷看邱莹莹就不难理解了。这就是用超理智解决生活问题的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