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春节是一个中国人民集体的仪式感。要求我们必须回家,团聚。
现状:
随着时代的变化,年味越来越淡,大家普遍感觉过年越来越没有意思。
具体表现:
吃喝玩乐毫无吸引力
吃:
美味佳肴平时就有,过年没有吸引力。
喝:
喝酒,大家健康意识提高,喝多了伤身体。
玩:
网络游戏的普及,随时可战。
乐:
可玩的东西越多,可乐的事情越少。
问题:
既然春节必须要过,如何过的有意思一点?
这是一个值得思考问题。
带着这个问题。大伟进行思考。
让我们跟着时光隧道回到以前。
小时候是最有年味的。
那时候的我们是什么样子?
那时大家都很穷,吃的都不好。
平时菜都吃不上,只有过年才有肉吃。
平时没有零食,过年才有瓜子花生大白兔奶糖。
大家没有钱,没有钱买新衣服。
只有过年才有新衣服,
而且买了新衣服一定要等到大年初一。
才舍得拿出来绽放新颜。
小的时候,那时爷爷奶奶还在,还没有分家。
全家十几口人在一起吃饭,说说笑笑热闹极了。
每次临近过年的时候,也是家里人最全的时候。大家齐聚一堂。
妹妹,堂弟,邻家兄弟在人群中跑来跑去,高兴极了。
爷爷奶奶的规距很多,尤其临近过年的时候规律就更多了。
从小年开始,每一天都有讲究,
什么把面发,过油,杀鸡,炖鱼,
好多的的事情,记都记不住。
印象最深的是贴春联。
那时候家里都是用现熬的浆糊。
现在想来,浆糊还真是不错。
当时最大的工程就是先把去年的春联铲下来,
然后换上今年的新鲜出炉的新春联。
堂弟非常调皮,经常甩出一个鞭炮,
把别人吓一大跳,我们就在旁边咯咯的乐。
那时候只有春节才能吃饺子。
我们经常在大家包饺子的桌子旁边凑热闹。
偶尔抓了一把面,抹的大人小孩满脸白面。
那时候还小,我不会包饺子,当然现在也不会。
但是每年也都会凑个热闹,
至少包一个其丑无比的饺子。
等待最后吃饺子的时候。
最丑的那一个专门挑出来,说是我包的。
小时候最期盼的就是看春晚。
没上小学的时候,家里还没有电视。
都是冒着严寒,也要去邻居家里看春晚的。
后来有了电视,大大小小,大家齐聚一堂。
早早的等在电视机旁,等待春晚。
春晚有小品,冯巩赵本山段子可以讲一年。
爷爷奶奶那时都是守岁的,一直要等到12点。
12点开始放鞭炮,然后煮饺子,吃饭。
之后起床,然后大家成群结队的出门,去村里的长者家里去拜年。
之后新的一年才算正式拉开帷幕。
大年初一拜年,同村磕头串门。
初二姑娘回娘家,
初三初四也都是串门走亲戚。
一年开始,浩浩荡荡……
后来,年味越来越淡
爷爷奶奶走了,规矩也没有了……年味也没了。
新衣服随时能买了,不需要等到过年。
贴春联也不浆糊了,透明胶布,几分钟搞定。
过年的好吃的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没有味道。
春晚年年都播,看的人越来越少,年轻一辈,早早的投入了王者农药的战场,微信,红包。
守岁的人少了,初一早上也没有人争着早起,抢头一响鞭炮的彩头了……
随便的结果就是,年不像年,节不像节。
春节已经徒有其名。
已经变成了期待最高吐槽最多的一个节日。
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日益增长的物质水平与相对落后的精神文明的之间的矛盾。
过年是我们集体的仪式感。仪式感的缺失让我们的春节变了样子,年味越来越淡。
回到本文的题目,如何过一个有意思的年?
学习以前仪式感。
学习以前的的规矩和做法。
每一天都按照以前的习俗来办。
貌似可以。细想,还是有些东西难以办到。
这些规矩和仪式不是每个人都明白。
现在的假期和环境也没有了以前的土壤。
以前过年,大都是在农村。
冬季是农闲时节,大家的时间很充裕,
有时间去准备和琢磨过年的这些事情。
现在的人完全没有时间和精力。
重新建立一套仪式感。
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可以由小见大。
什么意思?就是先从自家的小家开始,
建立自家可以传承的规律。
春节大家有聚在一起的时间。
我们可以做一些平时想做但不能做的事情。
比如:
可以考虑全家所有人停用电子设备一天。
每人在固定的一天,送给家人一份礼物。
每年固定的时间地点照一张纪念照片。
每人做一个自己的全年总结和新年计划。
每年思考同一个问题,记录下来。
或者体验一天亲人角色互换的游戏。
找一个时间独处,读一本自己想看的书。
给父母动手做一顿好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