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观念是凡事追求合理。换句话说,把事情做到合理的地步,人们才会接受。我们虽然重视典章制度,却明白典章制度容易僵化而不合时宜,因此在典章制度的范围内,多数中国人都能够权宜应变,以求合理变通。"
“要求他人合理之前,先求自己合理”。以自己的合理来影响他人,使他人亦能合理。
"在中国社会,凡事自己求合理,就容易获得别人的好感。即使你的“合理”和他的“合理”会有些误差,但你的出发点是好的,起码会问心无愧。"
"自己合理不合理要通过他人的反应来判断。他人的反应就像一面镜子,会如实地反映出你是否合理。"
"说明自己的目的,再去问对方,以便给对方斟酌的空间,这才算合理的行为。"
---摘录《人际的奥秘》
今日感想:
“变通”本身并没有错,不知变通或者过于“变通”却都不可取。变通的度得拿捏好。
如何拿捏,曾先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方向,即合理。
在要求他人和被他人要求时,如果感到为难,就需要警惕“要求是否合理”,从而找出应对的方法。
很多时候,不知变通不可取,因为别人在变,整个世界都在变,你没变化或变得慢,就跟不上多数人的步调。
然而,每个人的节奏都不同,要求所以人变化一致本身就不合理。
变化是合理的,变化的速度一致则不合理。所以这种变化于自己而言是合适的,那就应该按自己的速度,从合理的变化中去找到自己的节奏和位置。
在评判“变通”时,宏观判断普世的趋向,并从“个人适用性”方面来检视自身会更合理。
在变化之中求不变,在不变中求全理,最终是为了追求自己的合理性。
不随波逐流,不盲目附和他人,最终的目的仍是为了自保,找到自己的生活节奏,为了更好地生活。
关于“照镜子”
在与他人沟通的过程中,如果对方表现不合理时,不是指责对方,而是反躬自身,检视合理性,就能及时调整应对,给双方以沟通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