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言相劝:语言的终极本质是能量,能量的功能是唤醒,唤醒的生命才具有温度和意义。
在前两周我们分别学习了《只做一件事》和《多米诺效应》这两个小节,我谈一下个人的学习体会。
《只做一件事》小节讲的就是“聚焦”,用书中原文讲就是“人生的秘密就是只做一件事,就一件,只做一件事,其他的事都不值一提。”
《多米诺效应》小节,则运用多米诺骨牌的原理,从机理运行的角度,向我们解释了“为什么人生的秘密就是只做一件事”,用书中的原文讲就是“做好一件恰当的事,其能量足以推动数件事,甚至更多。”
今天这个小节的题目叫作《成功有迹可循》,我个人理解,作者是不是在和我们交流逻辑链条上的下一个关键点——“如何寻找并确定那一件恰当的事。”
一、每日一思
今天这个小节的内容共分成了五个小部分。
我个人理解,前四部分即“关键产品,关键业务”、“关键人”、“钟情一件事,术业有专攻”和“一个人生选择”,是“如何寻找并确定那一件恰当的事”的相关答案或方法论。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真正认同了人生的秘密就是只做一件事,并且坚信这件恰当的事可以产生推动数件事的能量和效应,那么我们就必须尽快来寻找并确定这件至关重要的“恰当的事”了。
前四部分是一个整体,即从“关键产品,关键业务”到“一个人生选择”,我们应对照文中内容,结合自己的人生角色来进行对比、分析和思考。我们不开公司,就把“关键产品、关键业务”转化成“关键责任、关键角色”。总之可能要画出一张比较复杂的图(其实是一个系统),然后在这张图中找到那件“恰当的事”(其实就是系统中的那个“关键因素”)。
第五部分叫做“一个目标”,是作者在讲完《只做一件事》、《多米诺效应》和《成功有迹可循》这三件事之后,结合“我们在生活中总是遭遇种种选择,我们该何去何从”的真实现状,再次对读者进行“当头棒喝”,即“答案就是,只做一件事”。
在“幸福篇”读书的第一天我们就已经谈到,幸福一共有四个层次,通过一定的成功获得成就感,是幸福的第二个层次,这也是我们选择《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这本“成功必读”作为“幸福篇”内容来学习的原因之一。
作者在今天这段内容最后也谈到,大多数人辛苦努力但难以成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误解”,对成功的误解。
其实这也是“梁言相劝”一直强调的“认知”的重要性。
而从下周开始,我们就将一个一个的“误解”的面纱摘掉。
二、每日一学
成功有迹可循
一次只做一件事的人,才会领先于这个世界。——奥格·曼狄诺
用心做好这一件事并不难,小心探寻,你就会发现它的踪迹遍布四周。
关键产品,关键业务
世界顶尖的公司通常都以自己的一种产品或一项业务著称,并主要依靠其赢利。桑德斯上校创办肯德基时,手里只有一份食谱。库尔斯啤酒公司1947~1967年赢利超过了1 500个百分点,也只供应一种口味的啤酒。英特尔公司绝大部分的收益来自其处理器的销售。再看看“只做最好的咖啡”的星巴克。我想已经不言自明了。
“只做一件事”的力量可以从数不胜数的成功案例中得以证明。有时,产品出产、货物送出几乎就等于生意成交了,但有时候情况却并不这么理想。例如,谷歌专注的是搜索引擎业务,所以依靠搜索为渠道、卖广告赢利是可行的。
那么,电影《星球大战》呢?应该专注于电影本身还是它的周边产品呢?关于这部电影衍生的玩具最近年收入超过100亿美元,而6部《星球大战》系列的全球票房总额为43亿美元,不足前者的一半。但在我看来,电影才是重点,因为所有周边产品的收益皆由电影衍生而来。
有时你会发现应该坚守的目标并不明确,但这并不是你放弃寻找目标的借口。科技创新、文化转型以及竞争压力是引导企业进步或者转变的力量。成功的企业都明白这一点,它们会不停地追问:“什么才是我们最应该坚守的?”
例如苹果公司,它在拥有并保持一个专注点的同时,还能拓展出另一个焦点。1998~2012年,苹果公司的专注点从个人电脑Mac转移到一体机iMac,再到音乐商店iTunes,接着是音乐播放器iPod、手机iPhone,而当时苹果的平板电脑iPad已经是同类产品中的领头羊。虽然每次新品出炉都会引发广泛的关注,但苹果的其他产品并不会因此受到冷遇或者被迫降价。当季主打商品制造的光环效应会惠及其他,从而使消费者接纳苹果的整套产品。
找到目标之后,你看待商业世界的角度就会完全不同。如果你的公司现在还不清楚应该专注于什么,那么你当下的专注点就是找到它。
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重要的事有很多,但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罗斯·加伯
关键人
“只做一件事”是一个宏大的概念,可以指导人生的各个方面。将这个概念应用到某个人,你将看到这个人的命运的转变有多么大。例如,迪士尼公司创始人华特·迪士尼高中毕业后到芝加哥艺术学院念夜校,并为学院报纸画插画。之后,他想找份报纸插画师的工作,却一直不如意。华特的哥哥罗伊是一个银行家,他为华特在一个美术工作室找了份工作。正是因为这份工作,华特学会了动画,并开始制作卡通片。华特青年时期的“关键人”就是他的哥哥罗伊。
而沃尔玛公司的创始人山姆·沃尔顿的“关键人”则是他的岳父罗布森,他借给山姆2万美元开了一家家居专卖店。之后,山姆创建了第一家沃尔玛超市,罗布森又给了山姆关键性的2万美元,门面才得以续租。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关键人”是他的导师马克斯·塔木德。正是他带领只有10岁的爱因斯坦进入数学、科学和哲学的世界。在指导爱因斯坦的6年期间,马克斯每周都会与爱因斯坦一家聚餐一次。
是的,人人都需要帮助。
奥普拉·温弗瑞将自己的成功归功于父亲,她认为正是那段与父亲和继母共度的日子“拯救”了自己。她在接受《华盛顿邮报》记者吉尔·尼尔森的采访时说:“如果当时没被送去和父亲生活,我的人生轨迹将会被彻底改变。”具体说来,奥普拉在找工作时接受了杰弗瑞·杰卡布的建议,这是她的人生转折点(杰弗瑞是一位律师、代理人、经理人及金融咨询师)。于是,奥普拉自己做了老板——她创办了哈普娱乐集团,而不是被动地等着被他人聘用。
披头士乐队成员约翰·列侬和保罗·麦卡特尼的音乐成就斐然,但在录影棚里埋头苦干的乔治·马丁却鲜为人知。他是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制作人之一,在披头士的原声唱片制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他也被称为乐队的“第五名成员”。披头士的原创歌曲只有经过马丁的打磨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在创作过程中,马丁还参与了管弦乐器的挑选、配乐以及大部分键盘部分的谱曲和演奏。
由此可见,每个人都有一个“关键人”,他对于你有着非凡的意义,他也有可能是第一个影响、训练、领导你的人。
没有人能仅靠自己就成功的,没有一个人会这样。
钟情一件事,术业有专攻
一心一意很重要,下定目标,勇往直前。——巴顿将军
所有成功故事的背后都有成功者对目标始终如一的坚守。任何成功人士的职业生涯都贯穿着这份坚持。每个人都怀有激情、有一技之长,但成功人士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的热情只集中在一件事上,而且只对一种技能特别用心,所以他们在自己的领域做得更好。
兴趣和专业关系紧密,以致界限常常模糊不清。美国最优秀的印象派画家之一帕特里克·马修曾说,他最初喜爱绘画,进而勤加练习,最后以此为生,一天一画。意大利最好的旅游向导安吉罗·艾默里克也说,他从事的职业和后来发生的一切都源于对自己国家的热爱,从而希望将祖国的美景介绍给全世界的人们,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成功案例。在激情的驱使下,你会忘我地投入时间和精力,正是这种持续的付出磨炼了个人技能,从而让你得到更好的结果。这样,成就感也就随之而来,激励你投入更多的时间和更多的精力。如此以往,便会形成良性循环。
吉尔伯特·图哈伯耶出生于非洲布隆迪的一个小城市,他目前是美国的长跑运动员。他对跑道和赛场无比痴迷,初中时就赢得了400米和800米的全国冠军。他对跑步的热爱改变了他的一生。
坚持一个目标才能成功。——文斯·隆巴迪
1993年10月21日,胡图族人袭击了吉尔伯特就读的中学,绑架了几个图西族学生。有些学生当场被杀害,有些学生被殴打并焚烧。幸运的是,吉尔伯特艰难地逃了出来,躲进了附近的医院。他是那次事件中唯一的幸存者。
之后,他来到美国得克萨斯州继续训练并参加比赛。毕业后他搬到了奥斯丁市,成了全市最著名的跑步教练。为了在家乡布隆迪钻井取水,他与其他人合伙创办了瞪羚基金(Gazelle Foundation)。此基金资助的主题活动是“为水奔跑”,参与者将跑过奥斯丁的主要街道。看见了吗?奔跑是贯穿他生命的主题。
从参赛者到幸存者,从校园生活到职业生涯,再到慈善事业,吉尔伯特的爱好转变为特长,又发展成他的职业,并一路为他带来回报。当吉尔伯特在奥斯丁莱迪伯德湖边的跑道上向其他选手微笑致意时,此番情景已经完美地诠释了一个人的爱好如何进化为专长,并点亮了他的人生。
每个成功人士的人生轨迹都是“只做一件事”的佐证,因为它是指向成功的绝对真理。我已经见证了它的力量。如果你遵循这一真理,它也将助你成功。真理看似简单但其中包含深刻的智慧,你可以在工作中及生活中运用它,这样你将梦想成真。
一个人生选择
若要选出因“只做一件事”而成就卓越人生的典型案例,我想非美国富豪比尔·盖茨莫属。盖茨中学时醉心于研究计算机,继而学会了编程。也是在那个时候,他遇到了保罗·艾伦,保罗先是聘用了盖茨,之后和他一起创办了微软公司。这一切都源于两人写给爱德·罗伯茨的一封信——爱德为计算机“牵牛星8800”编写的代码让这两人惊呆不已。正是因为他们受到了震撼,微软的目标才得以确定——专门开发售卖“牵牛星8800”基础解码器。这让比尔·盖茨在之后的l5年间稳居世界首富的位置。盖茨退休后,史蒂夫·鲍尔默接替他担任公司首席执行官。史蒂夫是盖茨的大学同学,在微软工作了30年,也是盖茨聘请的第一位业务经理。但故事还没完。
盖茨和夫人梅琳达决心用财富造福世界。他们深信人人生而平等,所以他们创办的基金会以解决普世难题为唯一目标,比如卫生和教育问题。此基金会创办至今,绝大部分资金都用于支持“比尔·盖茨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全球健康计划”项目。该项目的目标之一便是扶持医疗发展,救助贫困国家人口。为此,基金会致力于攻克传染性疾病。在与传染性疾病对抗的过程中,基金会将重点放在了疫苗上。盖茨解释说:“我们要找到最有效的……疫苗,它是保障健康的一剂灵药,而且价格不高。”以疫苗为重点的经营模式得益于梅琳达从一开始就提出了指导性的问题:“怎样把钱用到刀刃上,才能使其发挥最大效用?”由此可见,盖茨夫妇是“只做一件事”的最好例证。
一个目标
当下世界的大门向每个人敞开,科技和创新让我们拥有各种机遇。这既让人兴奋,又让人难以招架——我们一天之内承受的信息量比前人一辈子还多。我们被催促着,被驱赶着,我们花了太多精力去做不同的尝试,得到的回报却太少。
少即是多,这是人人皆知的普世真理,但问题是,我们该怎么做呢?我们在生活中总会遭遇种种选择,我们该何去何从?如何才能从优而选,享受品质生活,此生无悔?
答案就是,只做一件事。
所谓英雄所见略同,终极目标是成功的关键,也是成功之路的起点。研究结果和很多人的亲身经历都告诉我们,成功并不神秘。当然,道理易讲,实践弥难。
因此,开诚布公地讨论“只做一件事”如何开启成功的大门之前,我们先谈谈人们对它的误解。这些误解是关于成功的谎言,也是阻止我们抱持此信念的原因。
只有摒除谬误,我们才能认清目标,步入正轨。
——加里·凯勒《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
以上内容仅用于学习交流,不做商业用途。
三、每日一行
1.请把您认同的部分内容或观点,首先分享给自己生命中重要的人。
2.重要内容做好记录或收藏,因为我们很快会忘记。
3.有适宜机会,用多种方式和身边人探讨交流,相互帮助相互启发。
4.认为必要的改变,一定要制订个人提升计划,从目标到行动,有日程可测量,把“想”做的事,变成生活的一部分时,才会变成真正的“行动”。
5.定期回头学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会持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而这一能力至关重要。
6.定期总结,确认自己的提升计划,给自己鼓励和奖赏,持续改进。
从学到习·知行合一
学习学习,边学边习
习比学更重要
学习不是为了知道,而是为了做到
关注梁言相劝,让我们一起学习一流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