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人工挖掘,引用河水蓄成的湖。这近10平方公里的湖面,蜿蜒的湖堤,周遭宽广的绿化带成型后,便成了这一片区有名的风景明信片。
湖的北面,偌大一片草地,平缓起伏间,稀疏兀立着一颗又一颗粗大壮硕的荔枝、乌榄树。有了这些树,这片葱绿的草地,更增添了丰富的层次与色彩。
虽已是深秋了,那草色却是依旧,墨绿一片,不见半点秋天的萧飒。早上十点钟的阳光,裹挟着微凉的风懒洋洋地洒下来,不热不冷,刚刚的好。
许是因为周末吧,这个时辰,草地四处,栖息着三五一堆,晒太阳的人群。那些铺架在草地上,一张张一顶顶五彩的野餐垫和帐篷,便成了草坪中一朵朵硕大的花。
在草坪边的车道上停罢车,我们一家老小从车上取下大包小包的行头。一眼望去,似乎已很难找到好些的位置扎营了。
虽说是晒太阳,更多的人却喜欢选择有树荫的地方呆着;于是,每一颗大树下,便成了大花朵开得最繁最密的地方。
先生快步穿过草地上躺着、坐着、站着的人群,说是去勘察地形。不久,半个身子便消失在前方凹下的缓坡谷中了。
老妈下了车,原地站着。“这疼痛咋地会移动?!”她嘀嘀咕咕,又是拍腿又是拍背。这是她近几年来最喜欢说的一句话,老说身子骨不是这就是那疼痛,老看医生似乎也没啥疗效。
毕竟是七十好几的人了,就好比一台机器,用久了会老化是自然的事。我要她多走动走动,“多走走,生命在于运动嘛!”我常常这样回应她自言自语的嘀咕。
这不!这个暖阳高照的早上,我们出来走动走动了。
此时的老爸站在老妈旁边,脸上不屑的笑容似乎在说,这老太婆!豆大点毛病总瞎咋乎!老爸自有他骄傲的理由,八十的老头儿了,还整天抱着个篮球去小区篮球场投篮。前段时间,还发现他偷偷骑自行车上街溜达,后来硬把他的座驾给没收了。
老妈从前也一样,也是个身体极硬朗的人呢,只是岁月不饶人啊!
先生兴冲冲踩点回来,还真在一颗大树的背阴处找到一片不错的驻扎地。那儿地势高,视野好,可见得缓缓起伏的绿荫尽头,平静的湖面泛着粼粼波光。
铺上野餐垫,把食物水果,盘盘碟碟在垫子上摆放妥当。半圈树荫下,密密匝匝还驻扎了好几家人。一小女孩儿,在草地上摇摇晃晃追逐着一只小皮球,吸引了我们的目光。
“从前你也这样呢!”我斜躺着身子,看看小女孩,又看看囡囡,笑着说。“现在我长大了,不干这么幼稚的事了”囡囡也笑眯眯看着小女孩,还真是一幅小大人的语气了。
远方的湖面,偶尔有几只白鸟在翻飞着。“那地方,曾是一片种满荔枝龙眼的果园”我告诉囡囡。“再从前呢?!”她又问,我不知道了。
人的双眼,能看见的,就那么短短几十年,大地的沧海桑田,也许,也许只有头顶那永恒的天空才知道了。
我在想,囡囡蹒跚学步,是在什么时候?!似乎已经很久远,又仿佛就在昨天。一阵又一阵偏北的风吹来,好凉啊!太阳却是暖暖的。
妈妈坐到垫子上,颇费了好一会神。她说整个身体弯那么低坐到地上,腰会痛。我试图拉着她的双手,要她慢慢坐下去,没成功。
最后她自己先慢慢跪下双腿,再翻过身来,总算是妥妥坐下了,虽已是气喘吁吁但兴致却很好,高兴地说这又说那。
近年来,我发现妈妈的话变得更多了,有时唠唠叨叨跟旁人说,有时却似乎只在跟她自己说。怎么说都好,我努力学着不再跟她抬杠了。
此时,我们五人都坐在了垫子上;或者说,此时此刻,这世上与我最亲近的人,都安坐在我的身边。很多时候,我们彼此无言,静静看着草地上跑动的孩子,看着天上飘着的风筝,内心宁静、快乐。
我把整个身体平躺了下来,前方无边无际的蓝天,便一下子罩在了眼前,那纯净的瓦蓝,见不得一丝云彩,仿佛把时光也凝固住了。
仰起头,我还发现,头顶那颗树上,竟长着一串又一串沉甸甸的小果实。我似乎从未见过这样的小果子,黄褐色一串串,如葡萄一般。这颗果实累累的树上,倒是挡不住的秋意浓了。
凉凉的风在耳畔吹着。身边,妈妈在开心的说着话,爸爸在跟囡囡讲着水鸟南归的故事,先生半咪着眼不知在想什么……
我望着瓦蓝的天,却是在风中祈祷着,时光你就此凝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