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半颗橙子@半间书房
上星期去看了贾樟柯的新片《山河故人》,能在影院看到贾樟柯带龙标的片子也是活久见啊。
贾樟柯《站台》《小武》《三峡好人》都是大学时候很喜欢的片子,《山河故人》虽然没有这些前作那么完美,特别是第三段忘年恋的设定BUG很多,但是确实打动我了,还是熟悉的贾樟柯。
故乡县城的人和事、大时代里的小人物、离别、乡愁、青春,是贾樟柯电影一直在表达的主题,电影海报上写了几句文案也算点了电影的题“我们都是时光的浪子”、“每个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
电影分了三段讲了赵涛饰演的女主涛儿、张译饰演男主张晋生、还有梁景东饰演的梁子这三个主角的生活变幻。以过去的1999年、现在的2014年、未来的2025年,三十年时代变迁做背景,三个人的命运做主线分三个段落牵起电影。矿工梁子和新起的煤老板张晋生,同时追求女主涛儿,最后涛儿和张晋生结婚又离婚,张晋生带着儿子到上海发展,一路财富爆发增长,成了搞风投的大老板,可能又因经济犯罪不可明说的原因出走外国,一直未能回家;而涛儿留守汾阳一直未嫁,父亲离世后,守着张晋生留下的加油站过着物质富足又生活孤单的生活;而梁子负气离开家乡汾阳到外地挖矿打工,因职业关系患上肺癌,带着妻儿回汾阳老家养病。三个人同时代的好友命运发生的变化,也影射了三十年国内阶层和人物的变化,多年过去,山河无故人,异乡也难做故乡。
其中最触动我的部分是,涛儿和张晋生离婚后,他们的儿子跟着父亲去了上海,和母亲涛儿分开,跟着父亲和后母生活,相隔两地没有见面,涛儿父亲去世后,接了儿子回来参加葬礼,过程中得知儿子要跟随他父亲去澳大利亚,可能以后就此分别,所以送回去上海的途中,特地挑绿皮火车乘坐,说这样时间会慢一点,陪伴儿子的时间也会更多,在车上涛儿给了她儿子一把老家房子的钥匙,说你该有一把家里的钥匙,想回家的时候就回来。
张晋生父子在澳大利亚生活了十年,因为种种原因回不了国,儿子在外国长大成了少年,吸收的是异乡的文化,对故乡人事和语言的遗忘,与父亲间语言到了无法沟通的地步,针尖对麦芒,中间产生无法沟通的代沟;而也许是因为母亲角色的缺失,儿子喜欢上了比自己大许多的张艾嘉饰演女老师MIA。多年后,儿子也记不起自己母亲的样子,只记得叫涛儿,脖子上一直挂着母亲儿时给的钥匙,其实那挂的不仅仅是一串钥匙,而是一个牵挂,和对家的归属感。
其实每个离乡的人,身上都有一把回家的钥匙。记得我每次回老家,妈妈都会问家里的钥匙带了吗,或嘱咐记得带钥匙;那串家的钥匙的作用不仅是打开家门,还是一份来自家人的惦念,就跟风筝的线一样牵扯着你。
里面有一句台词说:“牵挂是爱最疼的一部分。”,出自离开家和家乡多年的张艾嘉饰演的女老师,可能每个和家人分离,远离家乡的人都有这种感受吧,牵挂反而是爱最疼的一部分,所有牵挂也是一种无形的锁,即使你离家再远,你的心永远都被牵挂所套牢。
满目山河空念远,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贾樟柯这个一代人的山河变换,也是他的故人离换。正如李健在《故乡山川》的歌里所唱到的,每个离乡人的心境:“我心中的世界竟是如此遥远,不知不觉中已离家千万里,此刻灯火辉煌多想与你分享,却再也不能回到你身边……”
而我们,愿多年后山河依旧美好,故人依然安好。
©此文为半间书房作者创作及整理,版权归半间书房所有,如要转载请联系我们
世界永远有你未知的另一半,关注半间书房,一起去探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