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正习惯,提升效率
期末考试即将来临,复习也进入到关键时刻,如何复习,如何提升课堂复习效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复习路上,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此谈点我的看法。
复习其间,除了适当读背,更多的是进行做题训练,通过做题发现问题,及时纠错,复习巩固,听老师的讲评,才能更好地提高效率,但凡学生做题一部分学生都有依赖心理,遇到需要动脑思考的问题,要么不做,等老师讲答案,要么胡乱写点,敷衍了事,要么抱着侥幸心理,瞥一眼同桌的试卷,或者趁老师一不留神的机会。偷偷地翻下书,快速地写上答案,一次侥幸成功,接着会有第二次,第三次……试卷改完,发放下来,看着优异的成绩,得意洋洋,早已经忘掉这优异的成绩到底属于不属于自己的,内心毫无剽窃羞愧之意,却有骄傲自满之情。于是这种侥幸心理就会日日见长,懒惰之心就会与日俱增,这种现象如果视而不见,任其发展,后果不堪设想。
考试检测,不同于日常做作业,考场上要的是公平,公正,那怕周周练,也是考试,既然是考试就要有考试的规范严格,诚信缺失了,自律不强了,强制就是一把公平的尺子,措施成了最好的检验标准,分散而坐,拉开距离,也就少了一些混水摸鱼的机会,开始就要让学生心里失去依赖心理,既然别人靠不住,就要靠自己了,该思考就思考,该动脑就动动脑子,一次次地训练,一次次地打磨,好习惯就慢慢地养成了,考试不会做不可怕,发现问题及时复习,查漏补缺,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日积月累,终会成功,但考试一唯依赖别人,自然就会产生侥幸心理。也会滋生懒惰心理,危害会越来越大,端正考风,纠正问题,是我们育人的关键,培养合格的人才,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目标,我们不能一边严格强调纪律,一边放任着行为习惯,把考试当成了儿戏,毕竟将来的中招,高考那才是严格,公平的较量,没有了小学时的一次次严格的考试,学生没有端正的学习态度,最终的赛场上会一败涂地,生活就会嘲笑着教师,惩罚着学生。
为学生负责,我们就应该把握好测试关,做题关,把做真正的当成做,而不是照抄,从做中发现问题,从做中解决问题,从做中提升,让检测做好裁判。
为学生负责,不应该成为一句口号,只挂在嘴上,我们更应该落实到行为习惯上,纠正不良行为,我们任重而道远。
2019·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