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一早,学校请来北师大教育学郭华教授,课程论的先行专家。
观摩李会娟老师执教的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单元第一课《搭船的鸟》第二课时。本单元是观察与习作结合。
一、出示学习目标,请同学读目标。
提出问题:怎样观察出作者描写的细致?
出示:
二、学生自己读文,圈画作者从哪里表现出观察的细致,小组交流。用时10分钟。
三、请小组代表展示。
同学1观察出作者描写的“羽毛”细致之颜色。
读出羽毛颜色描写的细致,齐读。
相机板书“翠”,请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生:“羽”不带勾。“羽”下面的横最长。
师再次范写,学生练写2个,注意坐姿。
同学2,从插图发现作者对翠鸟的外形非常细致。船很摇晃,作者还能观察这么细致,真了不起!
同学3,翠鸟捕鱼的细致。
抓住了动词,“一下子”“转瞬即逝”“冲”……体会到时间短,速度快。
尝试读一读其快速。2位同学读,1位纠正。
同学4,作者对“雨”做了细致观察。
你怎么发现的?
从第一自然段。
同学5:船夫衣服,用的力气……
同学6:通过插图可以观察。
四、如果你见到了这只翠鸟,你会有什么想法?
生:带回家继续观察,带回家让家人看……
五、1.出示观察记录单:
2.展示自己的观察记录单和观察日记。
3.用刚学的方法,怎么修改一下,更细致?
生:眼睛水汪汪的,可以用比喻句继续补充。
现场修改。
生2:小猫怎样玩耍、怎么吃东西更细致。
生3:小猫当时在干什么。
生4:天气,小花猫旁边的人写上。(环境)
给自己的观察日记修改。请2位同学表达自己的改进。
老师总结:观察可以更仔细,学以致用。
六、板书设计
课程结束。
课后思考:
1.意犹未尽。
2.本节课老师没费力气,仅仅组织了大家学习,也没有过多引导语。学生自主学习气氛很浓厚,自己读课文,自己圈画,同伴交流,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成果。
3.学生走进了课文,有了深入思考,会表达。学完本节课,能对自己的观察日记修改,有了努力的方向。相信以后的习作会更细致。
4.课后问题逐一落实,教学目标很明确,且重点突出,在本节课,对观察详讲,书写略讲,但讲的“翠”字还是比较细致的。对本单元来说,侧重点很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