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盛放的六月,来到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烟雨相伴,徜徉于“养天地之正气,发古今完人”的苏州大学。走入苏大,满目葱郁,盎然绿意,参天古树,颇具年代感的教学楼向行人展示着它的历史与底蕴。
我们的学习在苏州大学理工楼正式拉开帷幕。第一场报告是由苏州大学海外教育学院院长夏俊教授带来的。他带来的主题是基于影响的教育沟通语言艺术。在报告中,夏俊教授以一次对话为例,告诉我们,有效影响高效沟通,最关键的是需要。接着夏教授以古文鬼谷子谋篇的片段为例,分别向我们讲述了在教育中沟通的语言艺术。同时带给了我们一些教育启示,1、做应该做的事,填补空白;2、做能够做的事。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每天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然而学生身上的问题并不是都是需要处理的,积极干预、守望,要在匹配的基础上做自己能够做的事。在下半场,夏教授以苏州园林文化元素的联想与启示为主题进行讲座,他分别以太湖石,苏式盆景以及造园技巧三方面展开,依托其特点联想教育。整场报告下,教授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博得阵阵掌声。学习是欢乐的,在欢乐的同时也带给了我们一些启示,作为教育者回归学科本体,明晰知识结构,合理裁剪内容,把握学段要求,留白翻转课堂,鼓励学生参与,创设问题情境,悬念,节奏起伏,这都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分别聆听了倪祥保教授、朱开群教授、郭文芳老师和周秦教授的讲座。倪祥保教授以苏州园林艺术赏析为主题,全面向我们讲解了苏州园林的起源、发展与文化意涵。接下来,他又以生态视域下的苏州园林为点,深入向我们介绍了苏州园林。园林的造型美,美在它是模山范水与自然理念相关。对于外行人来讲,园林大同小异,但倪教授告诉我们它分为五个方面,名于小、至于通、乐于淡、甘于拙、善于谐,这也为我们日后欣赏园林奠定了基础。朱开群教授潜心研究核心素养,他以两个问题为切入点,以多个案例为载体,深入浅出讲解了何为核心素养,以及六个基于走向深度教学的实践探索。郭文红老师,一位在一线教学工作多年的优秀班主任,他用自己教学中的几个小故事,告诉我们教育者就应该悉心的教导学生,注意检点自己,观察自己。教师要善于向一切人学习,特别是自己的学生,通过不断的学习,影响家长,影响学生做自觉的学习者。周秦教授,一位温文尔雅的学者,他用儒雅的方式为我们带来了一场文化饕餮盛宴,江南是雨中的中华传统文化,在他的娓娓道来中一一呈现,讲到动情之处,周秦教授还为我们演绎了牡丹亭片段,眼看文字,耳听旋律,静心品味,身心灵颇为享受。
五天的学习,就这样匆匆而过。快到还没来得及去拥抱它就已悄然流逝。五天的学习,又是那么长,专业知识的成长,艺术赏析的品位,都将伴随我们一天,一年,甚至整个一生。
世界那么大,感谢李校长带我们去看看;大学那么多,感谢李校长带我们去学习,未来,沉淀所学,归零心态,不断纳新,学习在路上,实践在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