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努尔哈赤起,他为了平衡内部的权力斗争,体现内部的“民主”, 规定皇位的继承要满族的贵族来讨论决定,而且事先确定有继承权的资格名单,而不是由“一把手”任命。这看起来虽然很“民主”,但这种不明确会带来内部的的权力斗争,特别是当有威望的努尔哈赤、皇太极突然死亡时,在没有一个有威望的人主持决策时更会出现明争暗斗。皇太极争位时是这样,当皇太极带着储嗣未定遗憾猝死后发生的皇位争夺更是有“故事”。皇太极死后,有决定权的当时主要有七个人,他们分别是四位亲王: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肃亲王豪格;另有三位郡王分别是:英郡王阿济格,豫郡王多铎,颖郡王阿达礼。而最有希望夺得皇位的是豪格和多尔衮。
多尔衮的优势:他是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皇太极的弟弟,福临的叔叔。多尔衮的优势:一是努尔哈赤曾留下遗言九王子(多尔衮)当立而年幼,由代善摄位,当年代善鉴于当时形势转拥皇太极了;二是多尔衮兄弟为正白旗和镶白旗的旗主贝勒,这两个旗都支持多尔衮;三是七王中阿济格和多铎都支持多尔衮,也就是说七王中,多尔衮至少有三票;四是多尔衮多次带兵打仗,屡立战功。
豪格的优势:一是豪格是皇太极的长子,年龄35岁,正是干事业的年龄;二是久经沙场,也屡立战功;三是才华出众,有勇有谋;四是皇太极生前掌管的正黄旗、镶黄旗和正蓝三旗都拥护豪格,也有三票。
议商皇位继承人的贵族会议在崇政殿的东庑殿举行,由年纪最长(61岁)、地位最高的礼亲王代善主持。
黄旗索尼和鄂拜首先倡言“立皇子”,多尔衮以其资历不够,令他们退下。索尼和鄂拜虽然退出,但两黄旗巴牙喇包围了宫殿。两黄旗暂时占了上风。但两白旗并不示弱,豫郡王多铎、英郡王阿济格弟兄发言,力劝多尔衮即帝位。多尔衮见形势紧张,正在犹豫。(如果多尔衮不犹豫,做出一个态度,也会占据主动)。但正在这时出来一个“搅局者”多铎。多铎说:“如果你不做,就应当立我啊。我的名字也在太祖遗诏啊!”但多尔衮不同意立多铎,说:“肃亲王(豪格)的名字也在遗诏里,也不是只有你多铎在遗照里!”多铎又说:“如果不立我,按理应当立礼亲王(代善)!”
礼亲王代善表示自己老了(他也确实老了,都61岁了,继位也干不了几年),就提出豪格为“帝之长子,当承大统”。这样豪格就有两黄、正蓝和两红旗的支持,拥有五票,看似大局可定。但这时豪格却来了个假谦虚,说:“福少德薄,非所堪当!”他本来是假意谦让,想让众人“坚请不已”,然后顺势登上皇帝宝座,这样不是显得既谦恭又众望所归吗?但正好让多尔衮抓住了话柄,顺势说“既然你不做,那就再选别人吧”,结果两白旗也跟着呼应。话题被转移走了,弄得他内心愤懑,随即暂退。结果最终豪格被自己的“假谦虚”给害了,这是后话。
在争执激烈的气氛和僵局的紧要关头,表面憨厚而内心机敏的郑亲王济尔哈朗,提出一个折衷方案:让既是皇子、又不是豪格的福临继位。多尔衮权衡利弊:如果自己强行继位,势必引起两白旗与两黄旗的火并,其后果可能是两败俱伤;让豪格登极,自己既不甘心,还怕遭到豪格报复;而让年幼的福临继位,则可收到一石三鸟之利——打击豪格,自己摄政,避免内讧。所以,多尔衮说:“我赞成由皇子继位,皇子当中豪格提出他不继位,那就请福临继位。福临年纪小,郑亲王济尔哈朗和我辅政。”豪格也不好反对。
于是,6岁的福临意外地坐上了大清国皇帝的宝座。这有点像天助神佑,但也并非找不出事理的根据来。
多尔衮和豪格的竞争,为什么会是福临继位了呢?
在权力的争夺中,如果出现至少两方优势明显的竞争(哪怕还有其他方的参与),就会出现类似于平行四边形的诸力较量,而两条边的两个不同方向的分力,斗争的结果,就会出现既不是这条边的力,也不是那条边的力,而是对角线的力,就是两个分力所产生的一个合力。或者说是一个第三方,而且是双方都能接受的人会成为胜利者。所以,在这里的福临就幸运地成了这条权力斗争中的“对角线”。
类似于这种权力的争斗不仅在政治领域中常见,而且在职场上也有类似的现象。曾有一家企业想在内部提拔一名总经理助理,当时有两位人选,但这两位都各有特点、各有不足,麻烦的是都有明显的支持者或反对者。通过多轮的权衡,最后选出的人却不是这两个人中的一个,而是另外的一个人。从这个案例上说,企业方如果选择两人之中的一个,都可能产生另一方的“伤害”以及带来一些人的“不支持”;而对职场人来说,如果想未来获得好的认可和支持,就尽量不能锋芒毕露,形成或参与企业内部的“政治派别”等,才有可能获得多数人的肯定,或者即使不全力赞同但至少不会对“你”产生强烈的反对意见。
从另一个角度说,谦虚是美德,但有时不适当的谦虚或者假谦虚可能会害了自己。从这个权力争斗的过程中,豪格本来无论从年龄、功劳、能力、资格等方面都是最合适的人选,当时也获得了一定的“多数派”支持,特别是资格最老的“中庸的”代善的赞同,已形成了“气场”。如果豪格当时在多数派赞同的情况下顺势而上,也就顺理成章,多尔衮再有想法也不好反对,但恰恰在这时豪格假意谦虚推让,让多尔衮抓住了话柄,转移了话题,顺势把这个气场给破了。这也是豪格给自己埋下了悲剧,在顺治继位后不久,豪格被多尔衮制造事件杀死。所以,谦虚也要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环境情势、机会等,而不能随便“谦虚”,谦虚可能会失去机会。
在多人谈判与决策沟通的过程中,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所采取的策略与这些参与决策人之间的“熟悉程度”有关。如果彼此之间不熟或不太熟,那可以采取试探、问询、逐步推进、强硬与示弱或退让等谈判沟通策略;而如果彼此之间很熟悉,则要充分利用熟悉人之间的“群体沟通的面子障碍”,也即在熟人之间沟通时“谁先抛出观点谁占优”以及“顺势推波助澜”的心理。因为当有人先提出一个观点时,后面的人如果不是赞同者,就会成为反对者,而作为反对者出现时总会给人感到被动。当然,先抛出什么样的观点引发讨论或站住舆论前沿,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考量。同时,还要注意决策人中是否有如多铎一样的“搅局者”,要预先准备预案,否则会被他搅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