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本书,如释重负。
冥想对我而言,的确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之前对它充满了不解和猜测。
冥想这个词谁翻译的(那么晦涩)?
“冥”到底是一种什么状态?
冥想是一种仪式吗?
如果不是,为什么需要营造那么重的仪式感?
冥想之前要做些什么准备?
要达到什么状态才叫冥想?
周围一切都消失了才算达到冥想状态吗?
需要维持多久?
哪些人会冥想?为什么?
为什么宗教会更强调冥想?
大家把它搞得那么神秘是为什么?为了让我们这种低智商的人理解不了宇宙奥义吗?
冥想时一定要打坐吗?
一定要听引导词吗?引导词都那么难以入戏吗?
我是一个太浮躁的人吗?
………………
“冥想”大概是个不太友好的标签,用两个字想概括含义丰富且抽象的意义,所以容易产生曲解。
没看这本书之前,对 Headspace 已经有诸多好感:在所有的冥想 APP 里,它最有亲和力,引导语也最自然、最轻松,还融入了非常棒的游戏化机制 —— 几乎破除了我对冥想的一切戒心。这种莫名其妙的戒心,大概最初并不来自于我自己,而来自佛教和冥想自带的与世隔绝的属性,尤其是千百年几乎没有更新过的审美观念(可是僧人们的工具和设备早已与时俱进,为什么审美还是杂乱的大红配大黄呢??),让本可以对它产生兴趣的人敬而远之——“界面”真的不太友好的说。但是 Headspace 是如何做到的?看完这本出自他们创始人之手的「简单冥想术」,这些问题都有了答案。
我越是和人们谈论冥想的好处,越是发现很多人非常想要放松,却对僧袍包含的宗教成分感到不自在。他们只是想找到面对生活的方法、处理压力的良方。…… 将冥想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使我下定决心不再做一名僧侣,转做一名凡俗信徒。
看到这一段,颇为感动。可不是吗?像我这样的普通人只不过是想找到放松的方法,更好地面对生活的起起伏伏。为什么不能在生活中修行,为什么不能将古文梵语翻译成现代语言,为什么不能放下仪式,到世俗中普渡我们芸芸众生呢……
冥想与内观
书中讲到冥想与内观的关系,从根本上解答了我的疑问。
内观意味着在当地当时专心。其含义是要让内心以意识的自然形态休息,并没有任何先入为主的观念或判断。内观就是好好生活在当下。
冥想只是一种技巧,提供最适合的条件来练习内观的技能。
这其实跟眼保健操并没有本质区别。为了保护视力,有很多方法:少看强光源、避免长时间用眼、多吃清肝明目的食物……而眼保健操可能是其中简单易学、有明确方法和行动指引的一种。为了增强意识,减少被情绪完全控制的情况,我们需要常常观察自己,意识到当下的状态,那么冥想就是一种“刻意练习”,练习如何自我觉察。
没有所谓好的冥想和坏的冥想,只有分心的和没有分心的,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
突然之间,我意识到自己并不是冥想的门外汉。多年的日常活动中,我竟然不知不觉已经在做着类似冥想的事情:走路和发呆。
已经记不起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走路。不论是现在每天上下班的半小时,还是在杭州滨江鸟不拉屎的园区中午散步,或是在巴音布鲁克的草原、花莲海边、瓜纳华托的小巷、卡帕的山谷、布尔萨的清真寺、新竹的渔港、布达佩斯的街头,走路都是满心期待的活动。一旦开始踩着手机里音乐的节奏,杂乱的思绪一下子就消散开去,身边的景物开始进入视野,脸颊慢慢感受到空气和风的温度,自己已经和自己完全和解了。即便不听音乐,也觉得街头的喧嚣慢慢变成独特的韵律,神奇的是,在这样的嘈杂中,自己脚步的节奏竟然是那么清晰。真想就这样走下去。
去年走了350万步,估计也是不错的冥想基本功呢嘿嘿。
方法
冥想可以让情感来去自如,对意识和视角有潜在的感知,不管遇到什么,我们都有缓冲地带。
如何做到?
跟用模型、公式解数学题不同,冥想恰恰是“不去想”(那为什么还叫冥想哎呦喂),而是“感受”。轻轻拨开思绪和情绪,集中当下的注意力,像黑暗中的篮球场,突然“啪”的一声,打开了聚光灯,照亮半个球场,光束打到篮筐上,铁架泛起冷冷的光,篮网的纹路也渐渐变得清晰,随风有那么一点似动非动的变化。
随着意识的聚光灯,用平和的好奇心,去感受身体,感受身体与外界的接触,感受环境的形态、声音、气味,感受时间的流逝,感受思绪的变化但不去控制它。
放弃控制,而是学会灵魂出窍,蹲在一旁观察自己
"这个人正在想什么,是高兴还是抑郁,心跳有没加快,步伐有没凌乱……"
也就是说,坐在路边,看情感奔涌而过,既不因为诱惑而随波逐流,也不因为它的恐吓落荒而逃。
让内心以自然状态休憩,不尝试,不控制,不解答——这就是积极地无为吧!
实践
冥想有两个基本成分:专心与清晰。
先聚焦:稳定情绪,清理杂念;再 zoom in:细致观察,身处当下。
可以利用外在或内在的对象帮助我们聚焦。外在的辅助包括凝视特定物体、聆听特定声音,或者反复吟诵特定词语等。内在辅助包括集中注意在呼吸上、身体知觉上,甚至可以包括内心想象的一幅特定的画面。(心流则是另一个维度的聚焦,只不过聚焦后关注的并不是自己。)
我们现在的解决方案,集中在“聆听特定的声音”,“引导想象一幅特定的画面”。纪念碑谷团队的 Pause,则是凝视/操作特定物体。对功夫熊猫而言,是默念“inner peace”,对柯南,也许就是“真相只有一个”吧!
还有哪些方式可以有效聚焦?这是寻找解决方案的核心问题之一。
融合
通过冥想练习,对生活中的细节有所意识,感受此时此刻的样子。冥想并不是目的本身。冥想是一把放大镜(聚焦光/热源可以助燃嗯嗯)。放大镜不是目的本身。通过放大镜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当下的对象,使之清晰无遗,这个才是目的。
走钢丝、变魔术、射击,这些都是对集中与放松的平衡要求极高的活动。稍有走神,就无法完成。但是过犹不及,稍微一紧张,功亏一篑。
坚持每日冥想练习,可以帮助我们把握其中微妙的平衡:知道如何 focus,更知道何时应该 let go。
书中的吃饭冥想、走路冥想、跑步冥想、睡觉冥想,都是非常好的指导。
镜子的另一面
看完作者对冥想的解读,尤其是最后一章来自临床的诊所经验,让我想起之前读过的「改变」,几乎就是那本书的冥想版本。
「改变」一书反映了临床心理学,尤其是心理咨询和治疗的范式转变 —— 从过去关注心理问题的成因(潜意识啊童年啊佛洛依德啊),转向行动科学:不纠缠于因果,而是跳出第一序的困局,直接促使第二序改变发生。
第一序改变:发生在某一系统之内的改变,系统本身维持不变。
例如,做恶梦的人,在梦中可以做许多事——跑、躲、打、喊等等——但无论怎么变换这些行为,都无法停止噩梦。
第二序改变:改变发生在系统之外,控制系统整体的前提改变,使系统转换到完全不同的状态,也即“改变之改变”,简直就像量子跃迁。
例如,从梦中醒来。
所谓问题,指因处理困难不当而造成的僵局、停顿、死结。问题往往由解决方案本身所引发或者恶化。为何解决方案会恶化或带来新问题?
- 需要第二序改变时却一直在推行第一序的解(可怕的简化,对问题视而不见)。
- 第一序改变即可解决问题时却试图促成第二序改变(如:不满意行为改变,而进一步要求态度改变)。
改变之所以难发生,因为存在期望与行动的悖论:试图运用意志力达到本应自然、自动自发的状态。关于改变,我们的期望是对象自发的改变,比如家长总是期望孩子“自动自觉”的去学习,但是如果不进行干预,改变不会发生;如果干预了,“自发”又变得不可及。
出路在于,不对抗。
“如果我们不去问'为什么'而直接去探究现象发生的重要事实,往往我们可以发现,事实会引导我们去找到答案”——维特根斯坦
用「简单冥想术」中的话来说,就是“只要有抵抗,就没有接纳的空间。”当你拥有识别情绪的意识时,留给不快情感的空间就会变少。当你成天想着它们的时候,当然就给了它们很多空间,让它们变得活跃。
情感本身不是问题。是我们想要对此做出反应,才会造成问题。
真是绝佳的呼应!
「改变」里面有大量的例子:
多做无益
问题:父母总是替儿子多太多事情,儿子想独立自主但沟通无效。
解决:干脆什么都不做,全部推给父母,父母进而意识到,让儿子“断奶”也是一个重要的目标。
化暗为明
问题:丈夫挑剔妻子,妻子刺激丈夫发怒,反复的争吵。
解决:让丈夫去大街上和别人多多争吵,让妻子明白争吵主要来自情绪失控,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和丈夫争吵。
宣而不隐
问题:演讲者害怕自己的紧张无法控制以至于当众出丑
解决:演讲人在演讲之前,告诉听众自己非常紧张。
贝拉克的巧计
问题:女孩在等待面试的过程中,非常紧张。
解决:另外一位同样等待的男孩告诉她,应对的简单办法就是告诉对方,他很英俊。
利用抗拒
问题:精神病人总是推迟出院,说自己没准备好。
解决:告诉他,应该长期呆在医院,不要出院,把精神病人推向绝望的边缘,他反而出院了。
仁慈的破坏
问题:父母的说教对叛逆的青少年无效
解决:父母以一种安静但是又力量的方式来对待子女,让反抗变得不吸引人而且无用。
忽视的好处
问题:老师越是关心问题少年,问题就越多。
解决:有意忽视的行动来重新获得对方的重视。
学习问题
问题:聪明的研究生对自己的报告质量有着乌托邦式的要求,一再拖延。
解决:在2小时之内写出来。
对付乌托邦
问题:一个具有远大不现实的生命目标的人是不会被轻易说服去修正目标的。
解决:要求对方去超越自己的极限去落实这些目标。
魔鬼的约定
问题:有些人会故意拖延不去做一些必要的事情。
解决:让他只答应做还是不做。
对照着去理解,两个原本都比较晦涩的领域都变得容易起来。推荐大家也去看看「改变——问题形成和解决的原则」
最后
如果用一个表情来概括冥想的全部要义,我觉得非它莫属:
每天留出10分钟,跟自己相处,重新观察内在和外在世界,感受一下被“present”这只温暖的大手轻拍肩膀的感觉,看云卷云舒背后的蓝天,世界就这么辽阔起来。
相信自己的体验,不要依赖他人的意见。这是将冥想变成生活现实的前提之一。
道路还遥远,一起探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