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年,我们经常会听到类似”现代人要具备讲故事的能力“ 、”故事思维很重要“,”消费者不喜欢听你坐而论道,他们喜欢听故事“之类的言论。
由此可见,会讲故事的能力确实很重要,但到底为什么重要呢? 也许《让创意更有粘性》这本书,关于故事作用的论述,可以解决你的疑问。
该书中提到,故事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能促使人在听完故事后,不仅能记住道理,还能采取行动。
故事引发人行动,主要表现在两点:
一、故事即模拟:教人行动的方向
二、故事即启发:给人行动力量
故事即模拟
研究表明,人们在阅读或聆听故事时,大脑视觉中枢会自动生成相关的视觉画面,进而思维会把故事相应的情境和处理方式给模拟出来。
研究人员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做了以下实验:
首先,将参与实验的学生志愿者随机分成三组。分别为“受控组”、“事件模拟组”、“结果模拟组”。
“受控组”学生:研究人员让这群学生在心中默想眼下生活中的一个问题,一个困扰他们已久、有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学业、恋爱、求职等方面的困扰。
研究人员在一旁告诉他们,实验的目的是希望帮助他们有效地处理这些问题,并给了他们一些解决问题的简短提示: 重要的是多去思考这个问题,多了解相关知识,考虑你能怎么做,一步步去处理问题。。。。解决问题可以减轻你的压力,让你对自己处理问题的办法感到满意,帮助你从经验中得到成长。
然后,让这该组的学生回去,一周后再向实验室汇报结果。
”事件模拟组“: 被研究人员安排留在实验室,然后要求他们在脑中模拟出问题是如何展开的:
现在你们开始用视觉去想象你的问题是如何开始的。仔细回想第一次事件的细节,逐渐让问题的开端视觉化......把发生的每一步都想一遍。想象你采取过的行动、你说过的话和做过的事。想象那一幕谁在你周围,你自己在哪里。
事件模拟组受试学生必须一步步地回忆导致问题发生的诸多事件。
实验的假定是:回顾问题的一连串因果关系有助于学生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就像中学考试时,你从头到尾逐条检查试卷一样。
“结果模拟组”: 研究人员要求他们在脑中模拟出问题解决后的美好情景。
比如,想象你的问题开始迎刃而解,你正在脱离令人窒息的压迫情境。。。然后想象你正在感受那种解脱。用视觉想象出问题得到解决后,你感受到的满足感。想象你心中充满自信,知道自己成功处理好了这个问题。
然后,研究人员放这两组学生回去,并要求他们:今后两周,必须每天重复这项模拟训练,然后一周后向实验室汇报。
实验结果表明,事件模拟组(即模拟过去事件如何展开)的学生,最终能积极顺利地解决自己所面对的问题。 而其它两组,则效果不大。
实验表明:模拟过去事件比模拟未来结果要有用得多。
也即,人们在面对难题时,在大脑中模拟问题发生的前因及过程,要远比脑补解决问题后所带来的愉悦场景,更有助于解决问题。
这也从侧面表明,那些教你如何发家致富的成功学大师,与其一个劲地打鸡血,让你脑补自己成功后的样子,还不如让你回溯自己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如今这幅鸟样的。
那么,心理模拟为什么会有效呢?
这是因为,当我们在想象一件事情时,也会激发身体实际活动时所激发的大脑模块。
例如:处于青春期的男孩,在做春梦时,会出现遗精。 这是因为,当男孩在脑补相关场面时,也激发了身体实际活动时所激发的大脑模块。
还有,当年曹操带兵攻打袁绍之时,因为路过无人荒区,士兵缺水严重,曹操指着前方说,还要“15里路咱们便到了一大片杨梅园区,鲜嫩多汁的大杨梅啊“,士兵们便纷纷分泌唾液,达到了滋润嗓子的目的。
这便是望梅止渴的典故。 此外,还有画饼充饥,都是同一个原理。
这些表明了,心理模拟能改变真实的生理反应。
心理模拟还能帮助我们控制情绪。
心理医生面对患者恐惧症,比如害怕人群中公开演讲、怕坐飞机、怕青蛙等,有一种经典疗法:
一,让病人经历一个抑制焦虑的放松过程
二、让病人用视觉去想象自己害怕的东西。
首先,先从恐惧源的周围开始,比如害怕演讲的认,先让其想象走上舞台的过程。
接下来,心理学家会带领病人开始一系列的视觉想象,越来越接近恐惧源的核心。 比如,你走到主席台上,看了看话筒,开始讲出第一句话”女士们、先生们“。。。。
但要注意的是,这些视觉想象的焦点是放在事件本身上,必须关注过程,而非结果。
如果你老是想象痊愈后的快乐生活,你是永远无法治疗好恐惧症的。
与其让高三学生整天模拟考上大学后,快乐无忧虑的生活,还不如让他们把整一个复习过程给完完整整模拟一遍。
正如之前有一篇报道NBA球员用意念练球的文章,里面说道,让球员们在大脑里模拟自己罚球的动作,球抛向空中的抛物线,及球篮的位置, 其实际效果跟球员真正去篮球场练球一样。
但是,如果你让他去想象自己夺冠后的样子,则不会产生这种效果。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心理模拟能帮我们解决实际问题。 当我们要坐某一件事前,先用大脑将事情做的过程模拟一遍,有助于我们想起一些本来可能忽视的东西。
比如,当你要去旅行时,想象你收拾行李的过程,哪些需要带过去的,在这一过程中,你就拥有了一张必带物品清单。
心理模拟还能防止人们重新染上恶习。 比如一个正在戒烟的人,先在大脑中模拟自己可能抽烟的几个场景,比如思考问题烦恼时,你会抽上两根。 那你下次在思考问题前,就往口袋里放一条口香糖。 并时刻告诉自己:如果思考问题烦恼时,我就嚼上两片口香糖。
因为心理模拟给实际解决问题带来帮助,而故事又为心理模拟提供了素材、情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故事就能为实际解决问题带来帮助。
故事所扮演的角色即是:把知识放入一个更生活化的容器里,更接近我们的日常生活状态。
故事选对了,就等于模拟成功了。
比如,当销售人员向顾客讲述一个他在使用这一产品时的场景,以及给自己生活带来的便利时,顾客大脑里就真的产生了使用该产品的体验。 此刻,如果他不购买这个产品,这种美好的体验便消失了,处于损失厌恶心理,他多半会购买该产品。
故事即启发
故事能通过人物代入,激发情感共鸣和启发行动。
为什么心灵鸡汤流行?
因为心灵鸡汤讲的都是深具启发性的故事,能振奋人心,给人鼓舞,进而促发行动。
心灵鸡汤的故事情节分为三大类型:挑战情节、联系情节、创造情节。
挑战情节指的是,故事主人公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比如小孩大卫战胜巨人歌利亚的故事,便是一个典型的挑战情节。
故事讲述了大卫利用自身体型小巧,灵活机动的特点,通过捡石子精准地瞄向巨人歌利亚头盔空隙的眼睛处,最终实现逆袭的故事。
通过精彩巧妙的情节设置,成功将”扬长避短策略“的道理装进一个家喻富晓的故事里。
挑战情节还要其它版本:屌丝逆袭,反败为胜,身残志坚终成大事。
挑战情节的关键要素是这些障碍对于主人公来说都极难克服。
比如知乎上,往往点赞最多的帖子,都是一些主人公如何从一个爱吃肉、天天熬夜、不运动的胖子,经历一次打击,如果与惰性作战,克服重重困难与诱惑,最终变成帅哥美女的故事。
这是因为,挑战情节是以某种特定的方式启发我们,鼓舞我们的毅力和勇气,让我们更有勇气突破重重障碍。
所以,挑战情节的故事一般都是主人公面临的状况要远比我们惨得多,”看,那个胖子,原先180斤,爬楼梯都喘气,远比我现在的状况要惨得多啦。他都能行,我凭啥不能?”
联系情节
联系情节指的是在别人陷入困境时,主动伸出援助之手。然后通过故事告诉我们,好人有好报,让我们对陷入困难的人保持怜悯之心。
比如《感动中国》栏目,每年我们都能看得热泪盈眶。
创造情节
创造情节指的是主人公打破行业经验,不走寻常路,勇于探讨创新,最终开拓宏伟事业的故事。 意在启发我们要勇于打破常识,突破思维桎梏,走上创新之路。
最典型的例子便是乔布斯和硅谷各科技领袖的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