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回路转不见君》
温暖的阳光挂在光秃秃的树枝上,枝头毫无留恋意,顺势滑落,刺入眼中。冬日的凉意全在风中,一阵一阵,把山草吹得更加苍白,一阵一阵,锲而不舍地扒开层层棉线,势必来个肌肤之亲。山势回环,车轮随着方向盘向前奔转,路的尽头还是路,山的顶端又有巅。小村安静的卧在山间横沟,几行翠竹,几缕青烟,几只肥鸡,几声笑语,活生活色。
电话那头传来家长朴实热情的声音,真挚的邀请劝退了路途的疲意,引路人“小蜜蜂”,带着我们在村中恣意穿梭,我们整装待发,向深沟人家前行。虽不是农忙时节,勤劳的农民总能找到适宜的事,让自己忙忙碌碌,家禽家畜,田间小菜,收拾打扫,赶集添置,好不热闹。
为了生活,年轻力壮的家长大都外出打工,家中只留下年迈的老人和正在上学的孩子。时代的福利,大部分家长们不用长途跋涉,选择在家门口择业,讨一口适价的饭。坝区有葱业,山区有煤炭,上天总不会亏待每一个勤劳的人。只要肯钻研,办法总比困难多,守一方土地,活一世精彩,即使这里看似穷乡僻壤。
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初三的小傲已可以独挡一面,用小小身躯撑起了家里的一片天。小傲家中共五子妹,她在家里排行老二,家访时打电话给她父亲得知,家里负担较重,他们都在外打工,七旬爷爷还在田间忙碌,小傲则因感冒独自坐车前往镇上打针。打电话给她时,她十分礼貌的表达歉意,说:“针已打完,现在正在集市买菜,爷爷牙口不好,喜欢喝豆花,弟弟妹妹吵着闹着要吃奶糖,买完立马坐车回来”,我笑着告诉她慢慢来,会等着。
太阳伸了个疲惫的懒腰,身子不自觉的往下一靠,影子也拉长身躯,懒散地靠在田埂上。家访进入倒计时。只见远远山腰处一辆白色面包车时隐时现,引路的“小蜜蜂”惊喜的欢呼着“小傲回来了!”随着小傲的下车,我们为家访行程圆满结束而舒心长叹。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上山下村的确不容易,但却意义非凡,能见到孩子的另一副面孔,深入了解他们背后的成长环境,于千千万万不同家庭教育中进行自我教学的辩思,创新,融通,为教育拓宽道路,其次能有效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教师的传道受业解惑搭起沟通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