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细算来,没和母亲一起生活的时间已经有十八年之久了。可能很多人会很好奇,大多数人都是上大学之后才离开自己的母亲,至多也才五六年而已,为何要这么久?
那得从我七岁的时候说起。那时,父母感情不和,最终选择了离婚。而他们彼此都选择了外出打工,不再见面。而我则被留给了奶奶照顾。这一走,就是三年,在这三年的时间里,每当受委屈,孤单的时候,总会想起她。而她也会牵挂着我,因为我总是从奶奶口中得知我母亲她有电话回来问我的情况,而我也了解到她在外面打工。是做洗碗工,三百块钱一个月。那时的我,不知道这样的工作有多辛苦,但是在那个没有太多手机,只有座机的时代,每隔三五个月总能在小镇上亲戚那里听到她的声音,这是最初放心不下的牵挂。
后来,有接近半年的时间没有她的电话了,在我久久的期盼她的时候,她寄来了一封信,信上说她过得很好,现在换了工作,在工厂,一个月有一千多块钱了,让我们不要担心,还询问了我们农活是不是很忙......那时,我刚九岁,将这封信大声的念给我奶奶听,将这封信如同珍宝一样珍藏起来。每当我想她的时候就拿出来好好的“回味”一番。这封信,伴随了我无数次流泪的时候,也给了我希望和寄托。而且,这封信还让我学会了写信的格式。我清楚的记得,那是正好老师让我们写一封信当做作业,而母亲的这封信边成了我最好的模板。当然,不出意外,我写的这封信也获得了一个“优”。那天我很高兴,放学回家三公里的路程,我只记得自己是飞奔回家的。一回到家,就立即翻出了这封信,再次读了一遍,没想到,它会有这么神奇的力量,是她让我成长。或许,这就是成长的牵挂。
时隔三年,她回来了。那天的太阳还没落山,我清楚的记得,那天我放学回家正在和伙伴一起往家走。突然,我的一个认识的亲戚,正好是在小镇上开理发店的,她叫住我,让我去他屋里一下。当我进去之后,没想到竟然是我日思夜想的母亲,她外出打工回来了。见到她的那一刻,我许是很久没有看到她,突然出现在我眼前,让我有些难以置信。在我迟疑了片刻之后,才叫了一声“妈!”或许是很久没有叫过了,我感觉自己叫的有点生硬。但是在母亲我的这一声呼喊时,她激动的把我拥入怀中,热泪盈眶的说:“幺儿哎,妈妈想死你了!”没有更多的语言,这一句便道进了所有的思念。是啊,三年呐!一千多个日夜的牵挂!
后来,她在家待了十几天,给我奶奶留下了一千块钱,便又出去打工了。接下来数月便有她的一个电话,每年她也都会回来,主要目的是看看我。这或许就是血浓于水的牵挂。
渐渐地,我长大了,我上了初中,考上了大学。也开始和她一样离开家乡。而母亲也在这期间组建了新的家庭,还给我生了一个弟弟。但是,我们依然经常联系,她会关心我的身体好不好,问我学业怎么样,让我照顾好自己。她永远在电话里关心的都是我的健康,而我也会说一句“你身体还好吗?芽哟照顾好自己!”这个时候她都会很高兴的说“我很好,你放心!”似乎我这一句微不足道的关心,可以让她很满足!
后来,2013年,我大学毕业在外地工作。每年换成我才能回家一次了,而不擅长表达感情的我,总是很久才给她打一次电话,但是每次接通电话之后,都会聊很久,至少一个小时。似乎,感觉这样的机会要好好把握。而听她讲的最多的依然是要注意身体健康,不要太辛苦工作,说钱永远是赚不完的。当我把工作近况告诉她的时候,说我又赚了多少钱。她都会很高兴的给我弟弟说,你看看你大哥哥好厉害,以后你要像他一样有出息。然后,她就会说:妈妈没有在小的时候照顾到你,没想到你自己会长大这么有出息。满满的愧疚,甚至也会哭泣。每当到这里的时候,我都会安慰她,让她放心,好好享受以后我孝顺她的日子......从这些之言片语中,我能感受到她真的很想我,很想跟我聊天,很想知道我的一切。而我也明白,这便是儿行千里母担忧的牵挂。
十八年了。虽然,已不在一起生活十八年了,但是你的牵挂总是萦绕着我。我知道你一直在远方为我祈祷,你牵挂着我,我也牵挂着你。我爱你,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