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笔记就是简单地将所听所见写下来吗?
做了笔记,就可以取得成功吗?
我们几乎每天都在做笔记,课堂上老师讲的重点要记,工作中领导的话要记,会议计划要记,生活中有纪念意义的日子要记,重要事情要记……
但是,你真的会做笔记吗?你记笔记时又是如何记的呢?
很多人不会做笔记,甚至在用错误的方法记笔记:
1、密集型笔记:到处都是字,没有重点,不仅帮不到忙,还降低学习效率;
2、无脑抄书型笔记:逐字、逐句毫无遗漏地抄写下来,没有调动自己大脑的思考,无实际意义;
3、半途而废型笔记:记笔记的工具准备齐全,没两天就放弃了,这样无法坚持的,做与不做无差别;
4、失忆型笔记:注意力不集中,东一句西一句的记录,内容没有连贯性,白浪费功夫;
5、过度型笔记:排版工整,又画又贴,装饰漂亮,浪费大量的时间在内容之外,本末倒置;
6、混乱的工作笔记:会议记录反复勾画,随意添加,无序乱写,到处都是画的重点符号,实际操作时却根本找不准当下要执行的工作。
以上的笔记都无法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属于低效笔记的范畴。那什么样的笔记才能真正帮到我们,属于高效笔记呢?
什么是高效笔记
● 帮助理解:笔记是理解后记录下的产物,我们应结合自己的思考,进行总结和反思。
●概括总结:我们要用自己的话概括相关知识,对原文进行浓缩改写,而不是简单地抄写。
● 格式和结构:我们要按照科学、有效地笔记格式记录信息,建立清晰、明确的知识体系。
● 简明扼要:我们应简洁地记录核心和关键内容,舍去无关紧要的内容,避免冗杂。
● 图文并茂:我们要善用图表,结合文字,促进理解和记忆。
● 条理清晰,主题明确:我们就通过编号、小标题、分类等,建立信息框架,便于内容查找。笔记的每一页都应有对应主题。
● 易于回顾:笔记内容便于复习和查找,帮助记忆,活学活用。
——《康奈尔笔记法》P23-24
通过上面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高效笔记是
1、我们理解内容后,结合思考进行总结和反思;
2、思考过后用自己的语言记录下来;
3、借助并运用笔记的格式与结构呈现内容;
4、要简明扼要地记录重点;
5、必要的时候使用图表加深理解与记忆;
6、巧用编码与符号将主题内容清晰展示出来;
7、方便后期使用时能快速查找。
这样就不难看出高效笔记不但能够帮助我们思考与运用,还可以帮助我们转变思考的方式、培养思维模式,只有这样才能记得更牢固,才能真正“学会”“学懂”我们想要的知识。
了解了高效笔记,跟我们平时做笔记一对比,就会发现真的很难达到上面7个方面的效果,那有没有什么好的做笔记的方法,让我们能够快速学以致用呢?
康奈尔笔记法是被世界公认的一种科学、有效的笔记方法符合上述高效笔记的原则,它还可以有效地避免低效笔记中常出现问题,比如:密集无重点,抄书无思考,混乱无格式,过后再也不看等等。
康奈尔笔记法究竟是什么呢?
通过图1-1所示数据我们能看出是一张A4纸大小的纸张,这就是康奈尔笔记的格式。
由图1-2中的步骤演示,可以很简单地画出康奈尔笔记。先从纸张的最左边起,在左侧留出6厘米画一条竖线,在底部5厘米处停止,留下5厘米的空白再画一条横线,就能够把康奈尔笔记的格式给完整地画出来了。
一页纸被很明显地分成了3个区域,每个区域都要记什么呢?又应该如何运用呢?他跟传统的笔记相比,有什么优点和好处呢?我们来看下各区域的分工:
通过图2-8我们能够看出被两条线划分的3个部分,都有各自的名称:上半部分左侧的6厘米窄条是“线索栏”,右侧宽的部分是“笔记栏”,而最下面的5厘米的位置则是“总结栏”。
可以看出康奈尔笔记跟我们常用的笔记是多出了左侧的线索栏跟底部的总结栏的,而恰恰是这两个部分使原来的笔记发生了质的变化。原先的笔记只能帮我们提炼一些需要记忆的内容,而康奈尔笔记则多了加工信息、总结归纳的功能。
使用康奈尔笔记,将笔记的三个模块内容完整呈现出来。
一、在笔记栏中:写笔记、促记忆。
把我们所要学的内容中的重点快速记下来,比只是单纯地听读更有助于记忆。
二、在线索栏中:主动思考、提炼问题,加工分析信息。
让我们要保持对笔记中内容的主动思考,同时还要学会自我提问。在思考与提问的过程中,调动我们大脑对信息进行逐步的加工,然后分析信息,让我们做的笔记能够再次运用起来。
三、在总结栏中:总结要点,吸收知识。
整理本页学到的重点内容,从整体到局部,从大到小,建立知识体系,有效地理解知识点。
通过康奈尔笔记法做笔记,会发现能够帮我们建立思维模式,还会扭转对事物的认知,从而改变了我们自身的行为。
知道了康奈尔笔记的画法,也了解了与其他笔记的不同以及带来的好处与优点,那如何正确的来运用它呢?
我们来看康奈尔笔记的使用步骤:
图2-11康奈尔笔记的使用步骤并没有在步骤一时直接让写笔记,而是强调了要听懂、看懂。
那第一步是:理解。
只有自己充分理解听到、看到的内容才能更好地去记忆,理解的前提就是要听得懂,看得懂,然后再去做相关的记录。
接下来的第二步才是:记笔记。
将所有内容完整的听完、看完之后,结合我们的理解去回想重点的内容,并让内容写到康奈尔笔记中的笔记栏里,一定要及时补充完整,不要过夜。
第三步是:提炼问题。
事后,我们再根据笔记栏中记录的内容,把问题一点点的提炼出来,放在左侧的线索栏中,方便后期查找或提出重点。
最后一步才是:总结。
将笔记栏与线索栏中的内容进行认真的思考,归纳总结到最下方的总结栏里。彻底转化成自己方便或熟悉的记忆和运用的内容。
整体来说,使用康奈尔笔记的步骤就是:理解——记笔记——提炼问题——总结。只要按照正确的使用步骤做笔记,才能让笔记发挥最大的作用,让我们的学习、阅读更高效。
自己本身就是个整理控,大大小小的笔记本记录了好多本,工作的、学习的、阅读的都采用的是传统的笔记记录方法,每次去回顾查找时很浪费时间不说,还记不准,总是需要来回翻找确认。之后也要改善做笔记的方式,让笔记真正发挥作用的同步,也让学习、阅读的内容利用效率提升。
现在孩子在学校老师也时不时地要求做笔记,书本上也时常会写一些内容,这段时间结合康奈尔笔记法,跟孩子一起运用起来。孩子吸收的比我想象中的要快很多。
自己跟孩子一起动手用A4白纸,按康奈尔笔记法的格式画出来,并将孩子之前会出错的拼音,进行了一次笔记的记录,先在笔记栏区域将孩子书本上记录的杂乱的内容,汇总出来;再引导孩子在线索栏里进行提问:一共有多少个拼音?可以分成几种?每种里面都有谁?有多少个?最后结合笔记跟孩子一起再进行总结,将考试中经常会考的内容呈现在总结栏中。
将内容总结完后孩子表示很清晰,之前容易记混的拼音,看着这张图就能很快找到。我特意去找了专项测试,孩子也没有再出错。表示之后还会再用这样的方式去挑战记录学习的内容,让自己也能够更快、更准的记住课堂上所学的知识。
孩子们都能够快速掌握的做笔记的方法,你还纠结啥?
来看看你有没有这样的情况?
1、总觉得没时间,可每天一玩起手机就好几个小时;
2、总有做不完的事,忙的焦头烂额;
3、严重拖延,不到最后不开始;
4、事情乱七八糟一堆,没有一点儿个人时间;
5、努力到无能为力结果却不理想;
6、定了好多目标,做了好多计划,坚持不过两天就放弃;
7、想培养兴趣爱好,却始终是光想不动,或者明天、下次吧;
……
以上你占了几项,还是全中?这其实是大多数人都面临的问题,不妨一起来学习和运用康奈尔笔记法吧。实际操作之后你就会发现它的奇妙之处,我们的认知和思维模式都会发生变化,从而改变了自己的行为。当我们的行为发生改变时,我们的人生也将发生改变。
所以,改变做笔记的方式,从现在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