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关于马尔克斯的分享,回来立刻兴致慢慢地挑选他的书。《百年孤独》一时半会啃不下来,这本《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是今晚最好的选择,短小精悍,语言流畅,而且书封上赫然写着,马尔克斯说:它是我所有作品中最无懈可击的,可以面对任何敌人。
我是一口气读完的,不是因为故事精彩,而是我想在这个平淡的故事中找到大师佳作的高光之处。故事开篇是极其日常的一天,“上校用小刀把咖啡罐里的最后一点混着铁锈的咖啡末刮进锅里,然后开始等待咖啡开锅。”不足几百字的描写,已经奠定了整个故事的基调,75岁老上校生活贫困,精神匮乏的晚年。
故事慢慢推进,让我时刻感受到饥饿和死亡的逼近,上校夫妇除了挂钟和一幅画以外,已经卖完了家中的所有物品,甚至房子也已经典押出去。他们曾在锅里煮过石头,只是为了不让邻居发现他们已经穷地揭不开锅。
他们唯一能做的事就是等待,“自上次内战结束以来过了五十六年了,上校唯一做过的事情就是等待,而等到的东西屈指可数,十月算是其中之一。”上校在等待那份永远无法到来的抚恤金,等待家中那只公鸡成为一只骁勇善战的斗鸡赢回巨额奖金。在这种等待中,他们有一种笃定的信念感和假装的尊严。他们相互安慰,抚恤金就快到来了,公鸡也一定会成为一只下金蛋的斗鸡,期待是那么坚定。每天上校都会在固定时间守候运送邮件的船只,驻足邮局耐着性子看邮局局长磨磨蹭蹭地分拣完所有信件。他不去催促,不去发问,只是被动等待着,抚恤金代表着荣耀,它会被送到你的手中,而不是去讨要。他们会去谈论是否是代理律师的失职,而不愿因去面对那个最有可能的答案。
关于这只斗鸡,也似乎是一种寄托的希望。上校夫妇有过一个儿子,以前在裁缝铺做事,九个月前因在斗鸡场散发秘密传单被乱枪打死。儿子留下一只斗鸡,这是一只骁勇善战的公鸡,有人愿意花大价钱买下它。当死亡濒临一线的时候,上校妻子主张卖掉公鸡,去解决眼前填饱肚子的问题。但是上校舍不得,这是儿子留下的念想,而且它很可能在即将到来的斗鸡大会上获胜。直到结尾,上校都不愿意卖掉这只公鸡。马尔克斯魔幻的小调皮出现了,“当妻子绝望地揪住上校的汗衫领子,使劲摇晃着问剩下四十五天吃什么的时候,上校说:吃屎。”我突然想到周星驰电影中那种悲苦到绝望,又突然迸发的喜感。
我想起在今天的分享会上曾提到,马尔克斯在巴黎做记者的时候,也在眼睁睁等待着报社给他寄钱,然后不得已搬到阁楼的小房间。也许这本书中让马尔克斯写了九遍,就是在这些平淡白描的叙述中,留下一些影影绰绰的小碎片,让你去猜想、还原、体会上校的一生。我想他一定辉煌过,战胜过,自信满满地拿到上校的军衔,他也一定幸福过,妻子贤惠,儿子勇敢。那么,摧毁一个人的究竟是哪一个瞬间?他们等待的究竟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