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因为工作原因,作息混乱,今天开始回归正常,那种不受控的节奏让人感觉很无力也很无奈。
1、秋叶大叔的分享收获
昨天听了秋叶大叔的一个分享,是关于读书的,许多人总问该怎么读书,大叔的意见是先搞清自己为什么读书,大概意思是:
如果是为了和人比读书量,那读再多也没用,因为总有人比你读的更多;
如果是为了解决具体问题,那就做主题阅读,先通读一本经典的,然后再读其他的书时就可以进行对比吸收,最后输出;
若是为了自身成长,则最好先建立自己的知识框架,摸清自己已具备的和欠缺的能力,然后通过读书查缺补漏,甚至可以通过微信、知乎和豆瓣来逐级建立自己的主题阅读书单,以便快速强化自己在某一方面的技能。
我还没有实践,但是对建立知识框架比较感兴趣,因为这是站在新的高度来分析、挖掘自己的过程,尤其是前期对各种知识的学习比较离散,并不能系统的支撑自己未来的发展规划。当然,首先也需要对未来有个规划,这条要放入待办事项。
2、什么是认真
以前一直以为自己做事很认真,但现在才发现,我只是以为自己很认真。
这几天的工作已经告一段落,虽然很累,但我从别人身上学到了什么叫认真。认真做事是个简单、朴素的道理,简单到我从没思考过该如何做才能算是认真。
以前认为写一份报告不出错算是认真、别人交代的事情我完成算是认真,现在看来:精益求精才算是认真。
比如一篇报告按照模板要求填写内容,保证没有错别字和标点符即可。可是朋友认为,模板也不一定完全正确,我们要确保自己交出去的文件不会有“遗憾”,比如缩进字符是4个还是6个、表头是黑体还是宋体、全篇文章的标题和结构是否统一等都是需要反复确认的,关于这些我确实没有尽全力做到最好,虽然我也意识到了有些小问题,但我选择忽略,而朋友选择了修正。有时候人与人的差距可能就在这一点点的细节上。
3、刻意练习小组的任务情况
这周刻意小组练习的任务是场景模拟,用自我介绍中的句型来模拟与外国人对话的场景,很开脑洞,尤其是在自己的“引导”下,确实有能用到之前练习的句型,这个方法很新奇。
虽然设定对话的过程还比较简单,但在翻成英文时,遇到不熟悉的地方,表达和措辞方面的问题就比较让人纠结,不知道自己的写法对不对,总感觉很没底,这种时候就会很懊悔:过去的时间都喂了狗。
现在的任务一个小时已经不够,只能打散在一天之内完成,比如前两天我是在地铁和工作休息时间,先把中文设定好、抽空翻成英文、晚上再抽时间练习,因为文章是自己翻译的,所以说法很熟悉,比背诵别人翻译的文章要容易些,但不能保证正确率很头疼。
现在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还有很多,需要继续努力,认真对待每件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