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拥有内在的力量,在形式的运用上就越表现出节制,反之也一样。——周国平
周国平先生在读画后写下的上述感慨引起我的强烈共鸣。内在力虽然不能一眼看出,但能通过中庸的行为表现出来,令人如沐春风。
为什么中国可以做到和而不同?我想就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执两用中的思想……中就是不偏于任何一边,不把任何一边绝对化。我们要把握两边,但是要用中,而不要绝对化……。——楼宇烈
吴啸是我大学的一位学长;宰坤是我敬佩的一位企业中层经理;张希凡是我仰慕的一位企业高层领导。他们三人都能依靠内在力发乎于中,产生一种迷人的张力,弹性和潜能,像波澜不兴,深沉隽永的大海。
顾问们告诉我们,要积极走出自己的舒适区。我想走出激昂的讲课方式。言恳词切,情绪中和是我现在想要的方式,显得更高级。一个好讲师就该这个样儿。
说了半天,什么是内在力?肯定有很理论的解释,肯定有很生活的诠释。我觉得它就是七情六欲在道德约束下形成的一种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力量,这种力量促使五蕴六尘和谐自然。
我的结论是,对于艺术家来说,只有两件事上重要的:第一是要有丰富而深刻的灵魂生活,第二是为这灵魂寻找最恰当的表达形式。——周国平
丰子恺认为老师弘一法师最终过上了灵魂的生活。我觉得不是所有艺术家都一定能像弘一法师那样有丰富而深刻的灵魂生活及对应的表达方式。精神寻找形式,有适配,有错配。内在力产生节制的如陈道明。
北大今年今天的广玉兰
我的精神寻找我的生活形式。人生需要仪式感,果真如此,所有的表现都是发乎内心的自己,所以保持怎样的姿势,全凭自己。